【编者按】
医学不仅是循证的科学,更是共情的艺术。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南方+云浮频道联合云浮市人民医院推出“愈·见”专栏,通过记录医患故事,见证医疗中的温度与信任。愿每一次倾听与讲述,都能开出治愈的处方。
凌晨三点,产科走廊的灯光在雨幕中晕染成模糊的光。值班护士的橡胶鞋底与地胶摩擦出沙沙声,和着窗外雨滴敲打玻璃的滴答声——这本该是个宁静的雨夜。
下一秒,电话刺耳的铃声,瞬间划破了这片寂静。“你好,产科吗?我们这里急诊科有一个孕妇,胎膜早破,怀疑脐带脱垂,需要紧急处理!”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而紧张。
接到电话后,我和值班医生火速跑到急诊科。在急诊室里,我看到脸色苍白的孕妇小雅躺在床上,下身已经被羊水浸湿。我立即询问小雅感觉如何,她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她的丈夫则一脸慌乱说道:“护士、护士,我老婆突然流了好多羊水出来,怎么办……”
这时,作为助产士的我迅速给小雅妇检,指尖触摸到的不是胎头,而是条索状的脐带,还伴有脐动脉搏动!我立刻判断:“脐带脱垂,需要马上手术!”
脐带脱垂是一种产科急症,胎儿死亡率高达40%。如果抢救不及时,胎儿很可能会胎死宫内。
值班医生立即联系手术室,开通绿色通道,准备紧急手术。而我的手指在孕妇阴道内死死顶着胎儿先露部,同时身手敏捷地跳到车床上。急诊科医生和护士们一起协助我们护送孕妇,向手术室方向飞奔。
在推往手术室的路上,小雅狂躁不安,双手紧紧抓着床单,眼神充满恐惧与无助。我一手握住她的手说:“小雅,我知道你很害怕,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尽全力保护你和孩子的。”
这时小雅紧紧抓住我的手,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我继续说道:“小雅,你想象一下宝宝出世,他小小的手,小小的脚,还有他即将第一次对你笑的样子。”小雅尝试闭上眼睛,努力调整呼吸。紧张的情绪缓和了一些。
每当小雅宫缩时,胎心就往下滑,从140次/分掉到了100次/分!手术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几乎让人窒息,而我的手指还是一直用力顶着胎儿先露部。
这时我注意到小雅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温柔而坚定地看着她说:“小雅,不怕的,现在宝宝的小脚正在你子宫里蹬动,他的每一根手指都渴望抓住你的手,加油,马上就能听到他的哭声了。”
小雅虽然很虚弱,但还是努力点了点头。我在一边安抚着小雅的情绪,另一边其他医生护士们有条不紊地为小雅进行剖宫产手术。胎头即将娩出时,我发现小雅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我连忙安慰:“小雅,不怕不怕,放松,深呼吸……”
终于,一声微弱的啼哭打破了手术室的沉寂。手术室仪器声中,响起了当时最动人的三重奏:婴儿的啼哭、母亲的抽泣,还有我们所有人如释重负的气息。
因为处理得及时,宝宝生命体征平稳。我将婴儿轻轻放在小雅的怀里,她看着怀中的孩子,眼泪无声哗哗地滑落,激动地说道:“谢谢你们,是你们让宝宝平安来到这个世界。”
剖宫产手术后,小雅身体很虚弱。我每天都会来到她的病房,仔细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关心她的饮食和睡眠,小雅逐渐对我有了信任和依赖,她会主动和我分享她的感受和担忧。
出院那天,小雅握住我的手说:“其实以前医院给我感觉是冰冷的、绝望的,谢谢你在手术室里一直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有了信念,看到了希望。”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的角色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点燃患者心中的光。”也正是在那一刻,我更加坚定地知道,这就是我选择这份职业的意义——用爱守护生命,用温暖点亮希望。
撰文:伍洁艳 王谢思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