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来栖:彝族小伙、藏族姑娘、海归硕士逐梦湛江

南方+  2025-08-02 13:35

今年4月,“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成都站)获得了众多应届毕业生的关注。在这场人才盛会中,位于坡头区的湛江市高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投集团”)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成功揽获三位来自西部地区的青年才俊。

02:05

(彝族小伙、藏族姑娘、海归硕士逐梦湛江,时长共2分05秒)

彝族小伙、藏族姑娘、海归硕士逐梦湛江

如今,他们跨越千山万水,已在湛江工作了一个多月,开启了一段融合事业追求与海滨生活的崭新篇章。近日,记者回访了这三位“新湛江人”,听他们讲述从初识到融入的故事,感受湛江这座滨海城市引才聚才的“磁力”。

山海之约:一场招聘会开启的人生转向

“招聘会规模大、提供的岗位多,宣传也很到位,这给了我一个难得的契机。”来自四川凉山的吉日为布拿下了招聘会发出的第一份offer。

吉日为布坦言,此前对湛江的了解主要源于其“海滨城市”的标签——宜人的风景、舒适的气候,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高投集团的实力:“这是一家实力雄厚的AA+级国企平台公司,综合实力强意味着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和上升渠道。”他提前做了功课,求职目标比较明确。湛江的人才补贴政策也为他扎根增添了信心。如今在投融资部工作的他,正经历着从校园到职场的蝶变。

重庆姑娘周浩然的赴湛之旅则充满了戏剧性:“完全没想过会来湛江!”她笑着说。当时正在成都旅游的她,偶然得知了“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往,虽到得较晚,却恰逢高投集团的招聘负责人仍在展位上。“湛江人的热情和真诚让我特别感动。”

这次偶然的相遇,让周浩然开始认真审视湛江:作为广东这个经济强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展现出的巨大“经济增量空间”令她心动。“相较于一线城市的相对饱和,这里更能为我们应届生提供发挥所长的平台。”加之从小在山城长大对海的向往,以及湛江海鲜带来的味蕾震撼:“我第一次吃到和手巴掌一样大的生蚝。”多方考量下她毅然决定留在湛江。现在,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周浩然不仅适应了工作,而且尝试学习粤菜煲汤,融入当地生活。

青海玉树姑娘昂旺措毛则带着一份“西北人对大海的独特执念”来到湛江。“之前只知道是个滨海城市,招聘会上一看各方面都挺合适,就来了。”

初到湛江,这座城市便以极大的热情拥抱了昂旺措毛。在湛江机场,遇上热心帮她买票并送上大巴的陌生叔叔;租房后,时常送来水果、邀请她吃饭的房东阿姨,都让她倍感温暖,她直言“这里的人像7月的天气一样炙热、善良、有爱”。在综合部的工作中,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完成从“考试型作文”到注重数据与实效的公文写作的转变,部门负责人的悉心指导让她快速成长。

双向奔赴:筑巢引凤的暖心实践

“这次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引进的三位新员工,表现都非常出色。”高投集团负责人李广义对三位新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介绍,本次招聘集团提供了5个岗位,最终成功引进这三位背景多元、各有所长的青年才俊。

为了让这些远道而来的优秀人才安心扎根、快速成长,高投集团推出了一系列“破格”且务实的举措:打破新入职员工通常从第四级开始的惯例,直接以一级员工的标准落实薪酬福利待遇,充分体现对人才的重视和诚意;入职后,立即安排相应部门的中层领导进行“一对一”带教,帮助新人快速熟悉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生活上,积极组织团队活动,如品鉴坡头特色美食、开展羽毛球运动,营造温馨融洽的团队氛围,增强归属感。

高投集团系隶属于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AA+平台公司,承担了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土地开发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职责。坐拥湛江国家高新区和海东新区,坡头区是湛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近年在湛江湾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加持下,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从巴山蜀水的峻岭,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再到山城重庆的立体,三位年轻人怀揣梦想,因一场招聘会与南海之滨的湛江结缘。短短一月有余,他们不仅在高投集团的平台上找到了职业发展的起点,更在湛江的烟火气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城市的包容。

撰文:周梦雅

摄影:杨证民

编辑 姚瑶3
校对 肖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