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鲜果”到“俏货”,肇庆封开白垢坚果撬动千万级产业

作者 刘舜欣 2025-09-25 18:53

金秋时节,肇庆市封开县白垢镇的山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日光村的坚果种植基地,翠绿的果树沿山坡整齐排列,枝繁叶茂间挂满个头饱满、果皮锃亮的坚果。村民们穿梭林间,将成熟的坚果采摘下来,一筐筐装满果实的竹篮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等待着被运往加工厂,开启从“鲜果”到“俏货”的转变。

果树上挂满个头饱满、果皮锃亮的坚果。 受访者 供图

果树上挂满个头饱满、果皮锃亮的坚果。 受访者 供图

作为南亚热带常绿乔木果树,澳洲坚果素有 “坚果之王” 美誉,而白垢镇凭借气候、光照和降水优势,与夏威夷果的种植需求“不谋而合”。

经过多年实践种植,这里的坚果不仅极易挂果、丰产性好,更以含油率高、香甜可口的品质赢得市场青睐,成为当地独有的“白垢坚果”。

村民们穿梭林间,采摘下成熟的坚果。 受访者 供图

村民们穿梭林间,采摘下成熟的坚果。 受访者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白垢坚果果仁含油量高达75%-79%,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既能为身体提供营养支持,还能美容养颜。小小的坚果背后,承载着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

白垢坚果。 受访者 供图

白垢坚果。 受访者 供图

截至今年7月,白垢镇坚果种植面积已达2013亩,较去年增长40%。其中,大果场约700余亩,带动周边散户种植超1300亩,年产值约2250万元。

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帮扶单位与驻镇工作队的协同推进。近年来,白垢镇坚持党建引领,以点带面、先行先试,采用“党支部+种植大户”模式,建设白垢坚果共享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早在 2017 年,村民陈广贤就率先引种200多亩夏威夷果,开启白垢坚果的种植探索;2021年,驻镇帮扶工作队经实地调研,认定坚果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将其列为重点特色发展项目。

经过深加工贴牌上市的白垢坚果(干果),仅2024年就销售达3万斤。 受访者 供图

经过深加工贴牌上市的白垢坚果(干果),仅2024年就销售达3万斤。 受访者 供图

2022年,在工作队的引导扶持下,陈广贤建成白垢坚果精深加工厂,不仅实现了“种苗培育 —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多渠道销售”的产供销全链条,更通过租用村委闲置厂房升级改造,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经过深加工贴牌上市的白垢坚果(干果),仅2024年就销售干果达3万斤。

“今年,白垢坚果产量约两万多斤,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望着满枝头的累累硕果,陈广贤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们厂今年的收购量预计比去年增长40%,收购价格也公道,还跟不少种植大户签了长期合同,有钱大家一起赚!”

在陈广贤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坚果种植队伍中。 受访者 供图

在陈广贤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坚果种植队伍中。 受访者 供图

在陈广贤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坚果种植的队伍中,农户梁阿姨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坚果大丰收,果实大颗,品质好,果场容易管理。”梁阿姨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除种植户外,周边村民还能在基地务工,不出家门就能挣钱,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白垢镇正沿着“三步走”的产业升级路径稳步前行:先通过补贴和技术指导扩大规模、建好加工厂,再以 “村集体+种植大户”模式打造共享基地,并借助广东省联合招商大会、丰收节、“小肇上菜” 等平台擦亮品牌。这颗小小的坚果,不仅让白垢镇山更绿、生态更美,更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 陈可心 丘碧昌 颜昊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