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鸟!算鸟!广东全省鸟类总数量 约为2.58亿只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生态与进化研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估算,广东全省鸟类总数量约为2.58亿只,数量最多的林鸟是淡眉雀鹛,数量最多的水鸟是红嘴鸥,鸟类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为珠江口与雷州半岛。
图 广东省鸟类密度估计值(a:总密度,b:林鸟密度,c:水鸟密度)。
图 广东省鸟类密度估计值(a:总密度,b:林鸟密度,c:水鸟密度)。
研究团队利用统计建模方法,整合2000年至2020年间的野外鸟类调查数据,并结合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数据库,首次在省级尺度上系统估算了鸟类的密度与丰度。
研究共筛选了258种符合模型要求的鸟类,涵盖203种森林鸟类和55种水鸟。研究显示,这些鸟类在全省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85只,分布密度最高地区为珠江口和雷州半岛。
研究估算,广东全省鸟类总数量约为2.58亿只,其中林鸟总数为2.15亿只,水鸟总数为4370万只。在林鸟中,数量最多的是淡眉雀鹛,约2840万只,白头鹎、暗绿绣眼鸟各约1130万只,红耳鹎约1010万只;水鸟中,红嘴鸥、反嘴鹬、白鹭数量居多,分别约为635万只、556万只和501万只。
对于这些数据,研究人员提示,广东省共有600多种鸟类,本研究仅对其中的258种鸟类进行了评估,因此数据应为保守估计的最低值。
此外,研究还对广东省内4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鸟类(NT级以上)或国家重点保护鸟类(II级以上)名录的物种进行了评估,其中9种鸟为全球首次种群数量评估。研究发现,2012年至2017年间,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群密度和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准确掌握鸟类种群密度与数量是评估物种受威胁程度和制定科学保护策略的基础,该研究帮助解决广东省鸟类种群数量缺乏精确评估的问题,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
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鸟类学期刊《鸟类学研究》(Avian Research)上。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陈道剑和高晓卉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邹发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南方+记者 吴雅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