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多出来的胃’,医学上称为‘胃重复畸形’,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异常。”英德市中医院脾胃肾病科主任刘宇聪介绍,虽然在大多数人认知中,人只有一个胃,但实际上,临床上确实存在这种“双胃”病例。
16岁男孩小凯(化名)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一周”被收治入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了一个罕见情况——他的胃部旁边,竟然还有一个“胃”!
那么,什么是胃重复畸形?它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了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提示食管下段-贲门区存在囊状异常结构。随后,医生为其安排了电子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影像显示该区域存在一个与胃腔相通的囊状影,且伴随异常强化。
胃镜提示胃底-贲门处存在病变,病理结果为黏膜慢性炎伴溃疡。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最终判断:小凯患有胃重复畸形合并感染。

刘宇聪主任介绍,胃重复畸形是指在正常胃的旁边,还存在一个异常的囊状或管状结构,属于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约占整个胃肠道畸形的9%,多见于女性,具体发病率目前尚不明确。
有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患者常出现餐后恶心、呕吐、间歇性上腹钝痛、食欲下降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由于长期进食障碍,还可引起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后果。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甚至因溃疡导致胃穿孔,危及生命。
如何诊断与治疗?
该病的诊断需依靠多项检查综合判断,包括胃镜、CT、上消化道造影、超声等影像学手段。
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胃重复畸形的唯一有效方法。通过手术切除重复的囊性结构,可彻底解除症状、防止并发症发生。
刘宇聪提醒,如果儿童、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腹痛、拒食、喂养困难、体重不增或消瘦等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是否存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撰文:焦莹 刘文慧 张国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