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央视新闻推出专题报道《东莞为什么这么潮》,将镜头对准这座“中国潮玩之都”,通过企业故事、产品创新与出口数据,解码东莞潮玩产业的崛起密码。
报道开篇聚焦广交会东莞“贸易之桥”活动现场:二十余家境外采购商与数十家本地企业围坐洽谈,一位为国外商超寻源的采购商直言“缺设计团队”,东莞企业主一句“我们有百余人设计团队”,让其眼前一亮。而这一场景的背后,是东莞潮玩产业的质变——如今境外采购商组团来此“找设计”“学创意”,这在数年前难以想象。
在东莞市中心,十二米高的潮玩雕塑“劳拉”成为城市地标,其背后的城仕(东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揭秘了原创IP的孵化逻辑。“孵化成熟IP需四年多,不是画张图就完事,要赋予它生命感。”公司总经理助理牛雨婷介绍,从原画阶段邀请粉丝“抢鲜”看,到样品测试征集反馈,再到从十几个IP中筛选粉丝喜爱的4个重点打造,“我们就像‘劳拉’的经纪公司”。这款“小明星”还能入乡随俗:东莞版融入篮球文化,佛山版呼应醒狮非遗,深圳版以航天员服诠释拼搏精神,杭州版则借白身小船呼吁保护西湖,文化赋能让IP更具生命力。
东莞潮玩的“出海路”同样亮眼。曾做3C精密零部件代加工的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将电子制造经验融入潮玩,打造出黄铜与不锈钢材质的3D金属拼图,以榫卯式拼装结构吸引全球DIY爱好者,产品已通过跨境电商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森林,则用文化为潮玩注入灵魂:岭南醒狮毛绒玩具每年在英国销量近十万只;“落街斩料”主题烧鹅玩具,搭配磁吸刀与酸梅酱香包,成为年轻人的解压神器;去年爆火的“潮”纲目系列,更是让中草药、药罐变身潮玩,让千年中医文化走进现代潮流。
不过,东莞潮玩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微石文化曾将代工全部利润投入3D金属拼图研发,却遭遇产品滞销、门店闭店的困境,2009年底险些放弃;东莞市堃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志刚,也一度陷入起步难题,最终靠带着会说八种语言的AI玩具“米乐”亮相广交会,才迎来订单与海外媒体关注。“一定要被看见,才有机会被喜欢”,成为从业者们的共识。
数据印证着东莞潮玩的实力:2025年上半年,其潮玩出口额近百亿元。正如一位意大利潮玩创始人来访时感慨:“东莞的潮玩从业者比我们更清楚意大利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如今,在广交会等平台的助力下,越来越多境外采购商与东莞潮玩创业者相遇,让“中国潮玩”持续走向世界。
来源:东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