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青春风采!广应科派出50多支突击队,你为谁打call?

广东教育头条 2025-09-22 17:06

今年暑假,广州应用科技学院50余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整装出征,近530名师生奔赴全省各地,依托专业优势,在乡村健康、公共服务、基础教育、特色农业、文化创意等领域开展扎实服务,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青春智慧。

此次行动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育人课堂,学生们在田间地头“真题真做”,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各学院推荐筛选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有23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脱颖而出,在南方+客户端展示青春风采。一起为青春力量点赞!

23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你为谁打call?(可多选) 1.“彩翼同行”实践队 2.“潮音之旅”实践队 3. 星“核”闪耀宣讲团 4.古楼新韵实践队 5.“红旗百千尖兵”实践队 6.“红心筑梦”实践队 7.“红语筑梦”实践队 8.“红韵法治先锋”实践队 9.“火眼金睛”实践队 10.“科教先锋”实践队 11.“客韵黄花”实践队 12.“砺水知行”实践队 13.“连心助童”实践队 14. “莲海”突击队 15. 领航体育先锋实践团 16. “柳韵数兴”实践队 17. “儒韵红辉”实践队 18. “体润乡兴”实践团 19. “潼湖古村农旅融合”实践队 20. “新航启梦”实践队 21. “星灿突击队” 22. “粤韵乡绘”实践队 23.“筑梦乡野——乡村振兴”建筑实践突击队 提交

1.“彩翼同行”实践队

“彩翼同行”实践队来自美术创意学院,深入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河村社区,开展以艺术点亮乡村的专项实践活动。

项目以墙绘为载体,创新融合艺术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聚焦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弥补美育资源不足,助力乡村儿童成长。同时,实践队策划亲子墙绘活动,并讲述红色英雄事迹,引导当地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还将红色基因融入绘画、书法课程中,使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厚植家国情怀。

2.“潮音之旅”实践队

今年7月,音乐学院“潮音之旅”实践队奔赴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开展“非遗+音乐”暑期社会实践,以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以青春助力非遗传承。

本次实践围绕“探寻非遗文脉·传承艺术之声”主题,聚焦大吴泥塑与潮州音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队走访了村史馆、泥塑非遗馆、大吴会客厅等地标文化场所,深入了解当地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并拜访国家级泥塑传承人吴维清,聆听其工艺讲解与艺术分享。

3. 星“核”闪耀宣讲团

星“核”闪耀宣讲团由“潮韵农熙”实践队和“乡振童心”实践队组成,深入潮汕地区周边县域村镇,运用影视创作、新媒体传播、融媒体运营等专业技能,聚焦特色产品宣传、红色文化宣传、生态美景、非遗传承等,助力村镇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文旅名片。

在乡村教育方面,“乡振童心”支教志愿服务队还选派优秀师生,前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开展支教课程,涵盖创意美术、音乐、体育,以及防溺水、防诈骗、非遗传承、红色宣讲等课程,并开设团体辅导、生涯规划启蒙,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未来发展。

4.“古楼新韵”实践队

在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山下村,建筑与设计学院“古楼新韵实践队”围绕省级重点文物八角楼,开展以“数字化保护与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依托专业优势,团队结合无人机航拍与三维点云扫描技术,对八角楼这座客家围屋式古建筑进行实地测绘与数字建模,探索构建一套可用于保护、研究、传播的高精度数字资产模型。同时,深入了解八角楼的修缮历程、空间结构与文化象征,撰写发布了形制分析推文。

其间,团队采访了当地原住民和修缮者,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情感,并围绕乡村文旅需求,拍摄了多个短视频,在多个社交平台播放,自创公众号“古楼新韵实践队”同步上线。

5.“红旗百千尖兵”实践队

“红旗百千尖兵”实践队走进肇庆市莲花镇真光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以“支教播知学苑,爱国绘梦校园”为主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环节——开展匕首操训练;设置科学实验课程,激发当地孩子的探索兴趣;开设手工国防课,让孩子们通过制作作品表达爱国之情;举办爱国主义讲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爱国理念。

6.“红心筑梦”实践队

今年暑期,“红心筑梦”实践队深入清远阳山杜步镇,开展了支教助学、非遗调研、助农直播、红色宣讲、敬老慰问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队面向青少年。开展涵盖“两弹一星”主题教育、书法艺术、手工制作等特色课程;深入当地农户家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系统了解村民普通话使用现状及推广难点;开展助农直播,赋能数字经济;深入当地公共文化空间,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双凤舞”展开为期三天的调研。

7.“红语筑梦”实践队

外国语学院“红语筑梦”实践队前往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府前社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公益支教活动,设计涵盖英语情景教学、传统文化体验、趣味体育竞赛、艺术创意手工等多元化课程体系,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为社区小学阶段学生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该活动累计服务社区儿童140余人次。

8.“红韵法治先锋”实践队

法政学院“红韵法治先锋”实践队针对清远市阳山县秤架瑶族乡民族学校法治教育需求,开展了专业化、精准化的普法实践。

其中,经过系统筹备,团队创新构建了“理论实践并重、法治德育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多元形式,将法律基础知识、校园安全防护等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体验。

团队还特别开发了法治主题创意手工课程,促进法律知识的具象化理解。同时,通过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将革命历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既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又深化法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为乡村法治教育探索出特色化实施路径。

9.“火眼金睛”实践队

在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莲塘村,“火眼金睛”实践队开展入户宣传反诈活动。其中,在早市摆起“反诈小摊”,通过派发文创产品和反诈宣传单,进一步加强村民的反诈意识。

10.“科教先锋”实践队

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联同计算机学院、美术创意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组成“科教先锋实践团”,在肇庆市鼎湖区莲塘小学开展科教活动。其中,开设计算机编程课程,将美术绘画与编程创意碰撞,诞生独具特色的各类作品;将红色故事融入课堂,让爱国情怀悄然扎根;开展活力体育课,让乡村校园充满欢声笑语。

11.“客韵黄花”实践队

校团委“客韵黄花”实践队与清远英德市黄花镇政府结对,开展以“文旅黄花・光影传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宣传片制作为重点,实践队结合团队特点进行分工:文案小组挖掘镇域特色;航拍团队精准捕捉全域风貌;剪辑团队融合素材凸显亮点,力求宣传片传递镇域特色。

同时,通过走访调研与问卷收集,队员们了解到黄花镇在文旅发展中仍面临一些阻力,在梳理问卷数据、剖析突出问题后,实践队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12.“砺水知行”实践队

在肇庆市鼎湖区吴大猷学校,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砺水知行”实践队聚焦乐高编程,助力基层教育发展。

活动中,实践队向孩子们教授乐高编程知识。孩子们亲手驱动智能小车,在动手实践中点燃科学梦想。课堂还搭配有Python编程、机器人归位、非遗舞狮和红色宣讲等内容。

13.“连心助童”实践队

“连心助童”实践队深入清远连州东陂镇及大坪村,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服务活动。

在东陂镇和大坪村两地,实践团队依托专业心理学知识,设计心灵成长课程。队员们通过“情绪卡片识别”“情景模拟调节”等互动课程,开展7场小组活动,帮助儿童提升情绪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同时,推出“我的小进步”影像发声项目——队员们引导儿童用镜头捕捉成长瞬间,以照片为载体讲述自身故事。

14.“莲海”突击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莲海-智教红宣”突击队深入广州市花都区三东村,举办了为期5天的暑期公益课堂活动。课程包括防溺水教育安全、防AI诈骗、“扭扭棒”折纸手工活动、红色教育宣讲、红色诗歌阅读、太极体能锻炼、AI赋能职业梦想、唱歌跳舞等。

此外,队员们走访村中的大街小巷,调研老年人日常生活;探索三东村宗祠文化,走访祠堂、记录祭祀习俗,与长者交流,挖掘宗祠在维系血脉关系和传承家风中的作用。

15.“领航体育先锋”实践团

体育科技学院“领航体育先锋”实践团前往肇庆市鼎湖区吴大猷学校,为该校100名初二学生提供中考体育帮扶。

队员们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等专业知识,运用运动监测设备实施精准教学,采用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冲刺突破的分层教学模式,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团队协作培养,通过体能测试、专项训练、模拟考试等阶段,帮助学生提升体育技能、体能素质与应考信心。

16.“柳韵数兴”实践队

计算机学院“柳韵数兴”实践队深入湛江市麻章区那柳村,以“数字赋能非遗弘韵,科技助力那柳兴邦”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团队搭建那柳村自媒体平台,开发网页和小程序;开展数字培训,帮助中老年村民掌握智能设备使用技能;通过直播宣传蛤蒌粽非遗技艺,设计特色墙绘美化村貌;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制作村庄宣传片,并设计融合当地元素的文创产品;走访村民拍摄全家福并制作相框相赠;记录“全国三八红旗手”许东微的乡村振兴故事,形成专题报道。

17.“儒韵红辉”实践队

“儒韵红辉”实践队赴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开展2025年暑期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当地中小学生需求,打造以思想引领、心理关爱、安全自护、兴趣拓展为核心的七彩课程;深入当地社区及中小学等,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讲述“两弹”元勋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及核科学知识。

团队还深入儒洞镇蓝田村、大村村、边海村等地开展调研,聚焦当地贤德故事和红色文化资源,制作当地红色文化宣传片,视频全平台播放量已突破12万次。团队入选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和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

18.“体润乡兴”实践团

“体润乡兴”实践团来自体育科技学院,前往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围绕乡村体育建设开展了为期7天的系列活动。

团队通过篮球教学,向村民传授基础运球、投篮等技能,提升运动能力;并举办篮球比赛,激发村民参与热情,丰富业余生活。同时,团队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是了解村民体质现状,涵盖日常锻炼频率、健康状况等;二是调研村民对篮球规则的认知程度,为后续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19.“潼湖古村农旅融合”实践队

计算机学院“潼湖古村农旅融合”实践队积极响应广东“百千万工程”,深入惠州市潼湖镇,开展了一场科技与农旅结合的实践活动。

团队为潼湖镇黄屋村、赤岗村等地设计数字化宣传方案,拍摄短视频、微电影,展现敦伦书室、美乾书室的文化底蕴以及三角梅瀑布、潼湖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此外,团队还协助当地开发导览小程序,设计亲子马拉松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20.“新航启梦”实践队

法政学院“新航启梦”实践队携手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省戒毒康复管理所、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探访,学习“内外双管齐下”的特类戒毒管理、“531”戒毒康复方法、“水韵育善”文化戒治等模式,从专业戒治实践中深入了解禁毒工作。

团队与戒毒所合作拍摄了禁毒宣传片,以真实案例和生动影像揭示毒品危害,同时在佛山万达广场及周边社区开展禁毒宣讲活动,推动防毒意识深入群众生活。

21.“星灿突击队

星灿突击队走进永安镇,为当地儿童开展公益托管服务。其中,团队开展了红色戏剧课堂,演绎《小英雄雨来》的经典故事;开展非遗漆扇教学活动和剪纸教学活动;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包括毽子、飞盘、丢沙包等。该队伍入选2025年团中央“七彩假期”实践团队。

22.“粤韵乡绘”实践队

美术创意学院“粤韵乡绘”实践队在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蒙花布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推进村史馆墙绘绘制和IP形象设计两大工作。

团队将当地“芒草”元素融入墙绘设计中,为蒙花布村增添色彩。在IP设计部分,团队成员深入增城区正果镇街道调研,记录村落风貌并收集村民反馈,为设计积累灵感,而后成员们以“芒草”和民族元素为切入点设计特色IP形象及文创产品,目前正在深化开发,计划将其应用于村庄道路装饰、文旅宣传等多个场景。

23.“筑梦乡野——乡村振兴”建筑实践突击队

“筑梦乡野——乡村振兴”建筑实践突击队由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师生构成,前往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双村村开展实践活动。

针对双村村面临的古建修缮技术断层、本土文化认知断代及可持续发展困境,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与无人机航测为8处重点建筑建立“数字孪生”档案并绘制病害图谱;创新实践“1项核心修缮方案+1套文旅活化导则+N个文化传播载体”的“1+1+N”工作模式,形成“调研评估-数字建档-活化设计-传播教育”全链条解决方案。

南方+记者 姚昱旸

实习生 陈浩文

编辑 童慧 王瑾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