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到雪王海底捞,都抢着给年轻人发“恋爱证”

南周知道 2025-09-04 12:23

恋爱证也是一种纪念品,可以记录他们的恋爱关系和美好时光,具有一定的纪念价值。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恋爱证”是怎么回事。

(IC photo/ 图)

(IC photo/ 图)

近期,有校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华中科技大学颁发的“恋爱证”,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类似的如中山大学也为校友颁发了校友伉俪证。

有网友就留言:“哇,怎么申请?好有意思啊。”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校,其他诸如蜜雪冰城、海底捞等企业颁发的情侣证等,也已经在市面上有所流传。

什么是恋爱证

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恋爱证呢?从形式看,它秉承了证件的外形,一个小本本,封皮和封底都是红色的。

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恋爱证的内容页上,有栏目项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并可贴上照片。文字内容为:两人自愿相恋,经审查符合华中科技大学法律协会关于“恋爱证”的有关规定,发给此证。落款处写着发证机构以及日期。

中山大学的伉俪证上,首先有一篇来自中山大学校友会的祝福语,表达出对校园情侣的祝福。栏目项则是照片、持证人、学院(系)年级。

其实,具体到每个证件,证件内容和发证方等方面都会有些不同。比如中山大学发的证,证名是叫校友伉俪证,发证方是中山大学校友会。而此前绵阳师范学院发的恋爱证,则是由学校的夫妻教师向学生们发出的。

除了学校,地区政府如日本的千叶县之前也曾推出过恋爱证,恋人们可提交申请进行办理。在千叶县的“恋爱登记书”上,须注明登记人及恋人的名字,也可以写上心仪对象的名字。此外,还需填写相识地点、日期等信息。

来自商家的情侣证,就与营销推广密切相关。据报道,蜜雪冰城的情侣证主要在520期间推出,活动方式为顾客在活动期间满足一定消费条件即可获得情侣证。

也有不少人就此展开分享。有条评论来自一对已经连续打卡5年的情侣,他们留言说:“从2021年开始收集情侣证,今年是我们的第五年,已经有了五对情侣证,上面记录着日期和发证的时间。我们计划明年去正式领证,从情侣证变成结婚证,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IC photo/ 图)

(IC photo/ 图)

恋爱证为何受到喜爱

那么,恋爱证为何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首先,恋爱证类似结婚证,可以填写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并贴上照片,这种形式新颖有趣,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新鲜感和创意的心理。

并且,对于正在恋爱中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可以借此公开表达爱意,获得社会认同。恋爱证也是一种纪念品,可以记录他们的恋爱关系和美好时光,具有一定的纪念价值。

从目前一些学校开始提供恋爱证来看,学校也对校友们谈恋爱抱着正面认同的态度。而且,除了恋爱证,华中科技大学还推出了校友集体婚礼,校友回学校可以获得专属婚书,还可以对学校的座椅、树木进行认捐,获得专属的独家纪念。

这种公开发证的方式,不仅能让高校学生们对校园恋爱不再感到畏首畏尾,更加从容自信,也能让该校的学生增强对母校的身份认同,对自家的校园文化也进行了有效的传播。

从商家发布情侣证的情况看,也达成了一种双向效果。一方面促进了相关的节假日促销,一方面也满足了年轻人收集情侣证、追求浪漫和仪式感的心理。并且,将恋爱证、情侣证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还很容易引发关注和讨论,这也让年轻人获得了社交货币。

未来的发展演变

而对于这一独特的证件,未来有可能怎么发展呢?从功能看,是可以有所拓展的。譬如:增加情感记录的页面,帮助用户记录恋爱中的重要时刻或心情变化,让恋爱证能够不仅躺在书柜,而且能被更活跃地使用起来。

另外,如有需要,可以开发与之相关的手机App或社交媒体平台的相关功能,让用户进行领取、展示和分享,增加互动性和便捷性。除了纸质版本,也可与数字技术结合,如区块链技术等。

对于一些用户,还可提供定制化服务。如根据情侣的需求设计独一无二的图案、文字等,并结合推出不同主题的恋爱证,如节日主题、星座主题、动漫主题等,满足不同情侣的喜好。

比如日本千叶县的做法,其实也提供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恋爱证是否可以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目前,根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发布的《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3版》所披露的当前中国婚姻家庭情况来看,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已连续九年下降,未婚同居率则不断上升。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在年轻人中已见怪不怪。

但是在目前,中国未婚同居不受法律保护,所以未婚男女在结束未婚同居后常常容易引发纠纷。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国家也出过相关法律或规定。如瑞典在2003年就出台了《同居法》,对于同居关系中的财物分割等有所规定,以帮助情侣解决相关问题。

面对年轻人的现状,也有专家提出启动《同居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或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增加有关法律条款。从这个角度看,“恋爱证”未尝不可以作为服务于情侣关系的一种方式。

从情侣关系的角度,相关证件或法规的确立,可以辅助年轻人重视恋爱关系的正式性,避免随意开始和结束恋情,对彼此的诚信等有一定的约束。双方在分开时,或许也可以辅助解决相关的一些事宜。

因此,恋爱证目前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在如今不爱结婚的少子化时代,并不能排除未来可能会探讨恋爱证、情侣证等在一定范围内的法律认可度。

时代的进程滚滚向前,对于情侣关系其实可以更加立体和多面地看待。除了结婚证,其他类型的证件或方式如有正面和积极的作用,也不失为一种促进发展的方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