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豚”们准备好了!

广东共青团 2025-11-01 08:20

十五运会火炬手名单公布!

本周日四地同传

11月2日上午,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将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采取“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形式同步开展,全景式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实践。10月31日,官方公布火炬手名单,名单中涵盖了科学、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据悉,十五运会火炬手采取自下而上、组织推荐的方式选拔产生,涵盖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基层一线代表、体育工作者代表,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行业杰出代表和少数民族、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台胞、侨胞、外籍人士等群体代表。

其中,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代表占比约29%,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占比约46%,基层一线代表占比约21%。值得一提的是,十五运会专门遴选安排了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公交驾驶员、网约车司机、护士、育婴员等普通市民代表,组建了外来务工人员方阵、志愿者方阵等团体火炬手,充分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温暖、奋进的底色。

“小海豚”准备好了!

10月31日,十五运会广东、香港、澳门赛区在广州举行十五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王浩;十五运会香港赛区义工计划协作机构、香港志愿者协会项目总监黎伯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澳门赛区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胡友樾介绍赛事期间志愿服务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

广东赛区

11000余名“小海豚”志愿者

已上岗服务

王浩介绍,十五运会广东赛区已完成3万名赛会志愿者的招募组建工作,来源于17个承办地市、99所高校,其中389名志愿者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及外籍志愿者。目前,全体志愿者的通用培训已于2025年6月完成,“一赛事一场馆一方案”的培训计划正在深入进行,链接社会各领域专业师资和培训资源开展助残、礼仪、抵离迎送、应急救护等培训。

此外,为保障志愿服务的运行,广东赛区搭建了1096人的志愿者管理团队。截至10月30日,超11400名赛会志愿者已在赛场展开服务。

赛场以外,全省共启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970个。赛事期间预计将有30万人次城市志愿者在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向公众提供志愿服务,实现“人人可参与、处处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赛区创新增设“港澳联络服务”志愿者岗位,将有200余名赛会志愿者协助做好涉港澳的协调、联络和礼宾接待等。赛会还开展了15场三地志愿者实地分享交流、赛事观摩和体验活动。

香港赛区

特设“青年志愿者”

超1000名中学生加入

黎伯均介绍,香港赛区共收到30000份志愿者申请,最终组建了一支超16000名志愿者的服务团队,市民参与热情高涨。

据悉,这支志愿者团队的年龄区间为15岁至85岁。面对庞大而多元的队伍,香港赛区将18岁以上志愿者分为个人志愿者和团体志愿者。从个人志愿者中遴选出约1600名志愿者领袖,坚持“以志愿者管理志愿者”理念。这种模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更营造了平等、互助的团队氛围。另外,团体志愿者主要来自超200个社会团体、公私营机构、政府部门。

值得注意的是,为培养青年一代的志愿服务精神,香港赛区专门设立了“青年志愿者”,吸引了约1000多位15至17岁的中学生加入,构建一支高效且充满热诚的优质志愿者团队。

澳门赛区

组建多元化志愿者团队

从高校学生到退休人员

胡友樾表示,澳门赛区志愿者招募计划于2023年2月启动,目前已有3500名志愿者投入服务,分布于驻地酒店、赛事场馆、接待口岸等。多元化的志愿者团队涵盖高校学生、民间社团、社会各界在职人士和退休人员。跨年龄、跨领域的组合,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不同社群的纽带。

除了系统性培训,澳门赛区还在今年5月至8月期间开展了各个赛事的运行测试,随后又安排志愿者前往各赛事场馆进行实地考察与演练,让志愿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确保服务流程顺畅、回应及时。

粤港澳三地在志愿者工作中实现了协同联动,通过交流培训、观摩学习、资讯共用等多种方式,推动三地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比如,澳门赛区执委会在在3月、6月先后前往广州参加志愿者管理的相关培训,在8月、9月实地考察志愿者岗位设置、服务流程与现场管理方式。

广东共青团综合自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南方+客户端、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读特

编辑:fi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