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贴满奖状的墙,与一个已经辍学的孩子——这个充满反差的画面,成为韶关联通发起“穗韶同心 让爱生长”助学项目的起点。在一次例行的乡村振兴走访中,志愿者们发现,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虽天资聪颖,却因经济等原因被迫中断学业。这一现实深深触动了韶关联通的志愿者们,也促使他们深入思考,最终探索出一条将“教育帮扶”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志智双扶”特色之路。
从“资金托举”到“AI筑梦”,双轮驱动打破贫困枷锁
韶关联通摒弃了单一的资金援助模式,创新性地构建了“扶智筑基”与“扶志铸魂”双轮驱动的帮扶体系。
在“扶智筑基”方面,韶关联通充分发挥“穗韶同心”的双城联动优势,联动广东联通、广州联通党委力量,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现场认领、联合公益基金会等方式,累计为韶关五区县的80多名贫困学子提供助学金逾65万元,并捐赠学习用品等物资超3万件,切实解决了学生们“有钱学”的问题。截至目前,已有多名受助学生成功考入高等院校,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在“扶志铸魂”方面,韶关联通则注入了科技与人文的温暖力量。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AI画像点燃理想”环节。志愿者事先收集同学们的照片和理想,利用AI技术生成他们未来成为“企业家”、“教师”、“医生”等职业形象。当理想的自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屏幕上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欢呼。这一举措,将抽象的梦想具象化,深刻激发了学生们为理想奋斗的内生动力。此外,无人机、AR等沉浸式科技体验,也为乡村孩子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新窗口。
从“短期资助”到“长情护航”,党建结对构建长效关怀机制
为确保帮扶成果的持续性与稳定性,韶关联通推出“党建+教育帮扶”模式。广东联通、广州联通及韶关联通下属各党支部与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及辅导员制度,定期沟通学业与生活困难。
“虽然对口帮扶已结束,但我们始终牵挂这些孩子。”一位党员动情地说。这种承诺化为持续的实践:每逢“六一”儿童节,驻村书记会代表公司慰问留守儿童;每年八月,各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会如期而至,进行家访与交流。长期的陪伴,让志愿者们从“陌生的叔叔阿姨”变成了孩子们熟悉的“哥哥姐姐”,完成了从短期经济资助到全程精神关怀的升华。
从“逐步摸索”到“韶关样本”,项目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操作手册
经过实践探索,韶关联通将项目经验提炼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轻量级方法论,系统地解决了乡村学生“有钱学、有物学、想学、能学、持续学”的系列问题,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韶关样本”。项目连续获评数字乡村百强标杆村、中国联通志愿者优秀项目等荣誉,获得到当地乡村振兴局等单位的高度评价,并在前不久荣获2025年“益苗计划”项目大赛优秀项目称号,全市仅3项目获奖。
路虽远,行则将至。韶关联通的故事始于一次偶然的发现,成于一份坚定的执着。他们表示,将继续满怀热情,与各界力量一道,用心用情呵护乡村孩子们的成长,让爱的故事,持续写下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