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央视游荔湾!《珠江》里的这些地方,一定要打卡!

广州荔湾发布 2025-11-14 15:45

目前,央视八集人文纪录片《珠江》正在播出中。该片全域影绘2320多公里珠江,跳出“江河地理志”的叙事框架,以“开放”为锚点,在历史纵深中寻找当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精神坐标。首次将珠江流域山脉、水脉与千年商脉、文脉纳入统一叙事框架,并以全球视野审视这条“东方大河”在人类交流文明互鉴中的当代价值,为观众呈现了珠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已经播出的四集纪录片中,

我们看到了很多荔湾元素

第一集《那片绿色》

本集首次全景式梳理珠江的地理、历史、经济及人文状况。

关键词:文化

出镜代表:书法

本集中,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前馆长李卓祺讲述爨体书法。爨体源于珠江源头的两块著名石碑。李卓祺介绍,爨体字体朴厚古貌、奇姿百出。现在永庆坊门口古朴大雅、端庄厚重、文墨气息浓厚的“永庆坊”三个字,正是出自李卓祺之手。李卓祺还为此次纪录片撰写了分集标题。

打卡推荐:永庆坊

出镜代表:珠江钢琴

产自珠江之畔的珠江钢琴累计产销超280万架,远销海外112个国家和地区,是从珠江飞向各地的音乐天使。

打卡推荐:珠江钢琴创梦园

第二集《通海夷道》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这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通商航线把岭南的葱茏气象和中华民族的物华万千写入五洲四海的史册。

关键词:荔湾好物

出镜代表:西村窑

1952年,工作人员在广州增埗河畔挖掘出一处大型古瓷窑遗址,南北长过1千米,三处残存废瓷堆高达7米,涉及40多种产品。经专家推断为宋代外销瓷窑,这就是荔湾西村窑。

广西西村窑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梁向昭介绍,西村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种类繁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因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装饰手法多样;

三、国内西村窑的传品并不多,经常在东南亚国家发现。

打卡推荐:西村窑

西村窑技艺学习

西村窑技艺学习

出镜代表:茶叶

中国是一个茶香四溢的国度,在珠江南岸石围塘,自然遍布着20世纪50年代后建造的老式仓库,黄墙黛瓦,安然持重。广东茶人张齐岩将其活化为茶仓,并将中国茶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集地,为思念家乡味的华侨带去一丝抚慰。

十三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数不尽的国产优质商品在这里出发,销往海外。十三行行商中,包装上有怡和行标志的武夷茶被鉴定为最好的茶叶。安徽绿茶经由张殿铨在十三行开设的隆记茶行贩卖给外国商人,他是将安徽绿茶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打卡推荐:芳村茶叶市场

第三集《海不扬波》

本集梳理珠江与世界的海上贸易交往史,呈现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融相合、美美与共的历史画卷和未来图景,深入解读中国海洋文化的形成与流脉。

关键词:海上贸易

出镜代表:粤海关大楼

1685年,康熙皇帝谕令开海贸易,清政府在广州、漳州、宁波、上海四地设立海关。当时,广州的粤海关几乎垄断了对西方国家的贸易。公元1757年到1820年间,粤海关每年征收税银达107万两,贡献了全国海关税收的七成。

矗立在广州珠江之畔的粤海关大楼始建于1916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海关钟楼。楼顶的全机械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心维护下,历经一个世纪的岁月洗礼,至今仍走时精准。

如今粤海关大楼打造成为粤海关博物馆,它是全国海关系统首家行业博物馆。

打卡推荐:粤海关博物馆

出镜代表:十三行

一口通商时期,清政府将沟通中外之重任托付于广州十三家民间商行。十三行由此构建起通达全球的贸易网络。中国的茶叶、丝绸与瓷器远销四海。十三行的历史,不仅是一段经济传奇,更是一段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

打卡推荐:十三行博物馆

第四集《西来初地》

珠江文化多姿多彩,既有中西方文化融合、南北文化的融合,更有传统与现代融合。

关键词:中西融合

出镜代表:西来初地、华林寺、上下九

一千多年前,荔湾区下九路一带还是宽阔珠江的河岸,一位名叫达摩的南印度高僧来到这里,结草为庵建立道场,潜心苦修并广传禅法。达摩登陆中国是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大事件。绣衣坊码头被后人称为“西来初地”。下九路就是当年达摩登岸的珠江码头,至今这里仍保留“西来初地”的街名。

达摩初到的华林寺被称为“西来庵”,华林寺内有一口井被叫作“达摩井”。

打卡推荐:华林寺、西来初地、上下九

出镜代表:沙面岛、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时代的缩影。地处广州珠江,白鹅潭畔的沙面岛,是宋元明清的通商要津,1861年成为英法租界,10多家领事馆、9家外国银行、40多家洋行在此扎根,留下150多座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沙面岛宛如一座露天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沙面岛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师何镜堂经常光顾的地方。何镜堂介绍,欧美建筑师把当时的建筑潮流带到广州,跟这里的环境、气候、风格、技术、材料、装饰等等融为一体。

打卡推荐:沙面岛、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八集人文纪录片《珠江》自11月9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以来,迅速成为各大社交平台关注焦点,获得观众及业界的双重好评。该片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联合出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制作。

据悉,本片于11月9日起

每晚20时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将持续播放到11月16日。

让我们继续关注!

来源: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元源,综合自央视频

图片:广州荔湾发布往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