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杰初:慈善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恳亲大会

作者 孙景锋;萧皓隆;杨晖桃 2025-10-30 21:10
04:24

关杰初:慈善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恳亲大会

10月30日,南海区第四届恳亲大会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南海人的盛会,开幕仪式上,一批情系桑梓、热心公益的乡亲代表接过沉甸甸的荣誉奖座,全场掌声雷动。其中,南海区内地港人联谊会主席、源林投资(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杰初过去十年间,为家乡慈善事业与建设发展累计捐资超亿元,获得了南海区的高规格表彰。

这位乐善而坚定的企业家,用数十年的身体力行,将“桑梓情深”四个字写得格外厚重。

在恳亲大会开幕式上,关杰初获得南海区表彰。廖明璨 摄

在恳亲大会开幕式上,关杰初获得南海区表彰。廖明璨 摄

桑梓情深,涓滴善举汇成江河

重阳佳节,菊酒盈樽。10月29日,南海区九江镇各村社处处洋溢着温情与敬意。一桌桌丰盛而温馨的敬老宴席间,老人们笑容满面,闲话家常,共叙乡情。这其乐融融的场景,正是关杰初、吴绮兰伉俪今年定向捐赠善款,专项支持镇内村(社区)举办龙船饭、重阳敬老及龙舟展示活动的成果体现。

一顿暖心的饭菜,承载的是关杰初对家乡长者最质朴的关怀与敬意,而这仅仅是他数十年行善经历的一个缩影。他的善行之路,早已嵌入家乡发展的肌理之中。

早在20世纪90年代,凭借经营生意赚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关杰初,听闻家乡九江计划开发江滨社区,便毫不犹豫地拿出200万元,协助建设居委会和警卫室,为社区治理筑牢根基。当得知母校上西小学需整体搬迁,他又慷慨投入300万元,助力母校新址建设,让教育的种子在更好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他的慈善事业并非简单的“输血”,更是致力于提升家乡整体面貌的“造血”。2021年8月,关杰初、吴绮兰伉俪捐资超1.1亿元启动“乡村振兴·美丽源林”城乡道路改造项目。这项浩大工程分批次对上西大道、江滨社区和23个农村社区的部分主干道、重点路段进行沥青罩面和安全标识改造提升。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幸福路”,不仅连通了村镇,更连通了民心。

2022年初,怀着对乡村振兴的深切关注,他又出资6000万元,成立“关杰初共善乡村振兴慈善资金”,定向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其中重点支持南海区的长者饭堂项目,让“食有所依”的温暖惠及更多长者。同年,由他捐建的源林西江湿地公园正式启建。通过对西江岸线进行生态化、景观化改造,这里被打造成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九江新城市名片,极大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位于西江边上的源林西江湿地公园极大提升了九江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梁平 摄

位于西江边上的源林西江湿地公园极大提升了九江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梁平 摄

今年国庆假期,由他首期捐资超2000万元建设的源林·九江龙舟公园正式开园,当关杰初、吴绮兰伉俪把代表龙舟公园的金钥匙进行了移交,这不仅象征着公园的交付使用,更寓意着他对家乡的深情托付。

首期捐资超2000万元建设的源林·九江龙舟公园成为九江龙舟全新的文化地标。张静 摄

首期捐资超2000万元建设的源林·九江龙舟公园成为九江龙舟全新的文化地标。张静 摄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关杰初为家乡扶贫助困、乡村振兴、防疫、教育、医疗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捐资数以亿计,直接或间接惠及九江二十多万民众。

“首善”之心,重于千金

“做不成‘首富’,也要做‘首善’。”这是关杰初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他清晰地阐释了“首善”的内涵:“首善”的核心,绝不在于捐款数额的多少,“而是看你为社会做出了哪些实实在在的贡献。”这种理念,使得他的慈善观超越了简单的金钱衡量,而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独行快,众行远”,他深信,慈善的真谛在于带动与影响,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为此,2022年他在九江率先发起“一元爱心捐”活动,号召人们每天做一元钱的善行,以小切口带动大慈善。

为了推广自己的理念,在九江镇的14所公立学校,他马不停蹄地进行巡回演讲,对学生们动情地说:“做慈善是一辈子的事,慈善使我快乐。从开始的那一天起,我就决定要贡献毕生的精力,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关杰初一直致力于推广自己的慈善理念。戴嘉信 摄

关杰初一直致力于推广自己的慈善理念。戴嘉信 摄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短短两三年间,“一元爱心捐”参与人次突破千万,筹集善款数千万元。“这些都是一块钱一块钱积累起来的成果,这就叫‘积沙成塔’。”最让他欣慰的是,在他的家乡上西村,就连一些生活较困难的村民也愿意参与捐款。“这难道不就是带动与影响的体现吗?这难道不就是教育的成果吗?”

他将慈善的范围定义得极为宽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非常敬佩那些即使经济不宽裕,也愿意通过行动奉献社会的人,“不能说只有捐10万元才算慈善,慈善是看你有没有心。”

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子女教育观。“如果我奋斗一辈子,只为给他们留下钱财,那这种教育是失败的。”他教导子女的核心原则是“不走歪路、有感恩之心”。在他看来,子女的成功,在于能健健康康、有工作、有房子住,若能在此基础上“不走歪路,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更圆满的成功。”他坚信,一个愿意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人,自然会孝顺父母,因为善良与责任感是同源的。

“我现在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他自问自答,“最开心的是看到乡亲们在新建的公园玩乐时的笑容,是看到我们九江医院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好,看到环境越变越漂亮,我就会有成就感,这比钱包里有多少钱要珍贵得多。”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正是他持续行善的不竭动力。

南海,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为港澳乡亲代表,关杰初对本次恳亲大会的举办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寄予厚望。在他眼中,恳亲大会远不止是一场联谊盛会,更是一次让全球乡亲直观感受祖国与家乡巨变的宝贵契机。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只有亲眼看到这里的变化,才是最真实的。”他期望,通过恳亲大会,能让乡亲们亲身回到祖国、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眼睛和内心,真切感受“家乡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以及我们如何走向世界”。

谈及家乡南海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关杰初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变化不仅体现在硬环境的提升——公园增多了、道路整洁了、卫生和绿化显著改善,更体现在软环境的升华,尤其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年,人们更关心社会、更懂得互相帮助,这种变化非常显著。”

他特别强调慈善的力量,“我们一定要弘扬南海的慈善文化,传承南海人的慈善精神。”在他看来,善良的力量坚不可摧,是一种无形的宝贵财富。“谁不希望遇到善良的人呢?如果你每天都在帮助他人、为社会做事,你自己本身就是别人的‘贵人’。”这种质朴的认知,正是他积极投身慈善、并致力于传播慈善文化的深层原因。

对于南海的未来,他充满信心:“南海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好?一定会!因为现在有了宜居的环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家都愿意到你这个地方来。”

从捐资数亿建设家乡的“大手笔”,到推动“一元爱心捐”的“微公益”;从修桥铺路、建校兴馆的硬件投入,到润泽人心、塑造风尚的文化引领,关杰初的慈善之路,是一条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践行之路。他身体力行,生动诠释了“善行无疆,大爱无声”的深刻内涵。

撰文:孙景锋

拍摄:萧皓隆

剪辑:杨晖桃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