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高效信用修复服务模式

作者 张柳青 2025-07-14 15:16

记者从梅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始终将信用监管与服务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模式,统筹协调各区县局创新实践,以精准施策、快速响应、多方联动为核心,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梅江区局:高效响应,让企业“少跑腿”

梅江区局聚焦企业需求,以“快响应、少跑腿”为目标,在企业信用修复中主动对接、简化流程。

例如,在为迁往中山市的某贸易公司办理信用修复时,当天即完成材料指导与流程办理,让企业免于两地奔波,高效解决外迁受阻问题。相关案例入选全省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彰显了服务的精准与高效。

兴宁市局:主动引导,助企业重获商机

兴宁市局注重主动服务与法治引导,针对某医疗器械企业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影响发展的情况,提前提醒修复节点。面对企业未缴纳罚款的难题,多次组织座谈联动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厘清问题、履行义务,最终推动其提前停止信息公示、获得新商机。此举既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也强化了企业诚信经营意识。

蕉岭县局:打通梗阻,为企业重拾机遇

蕉岭县局着力打通企业发展堵点,在梅州市真庄食品有限公司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面临参展资格被驳回时,迅速联动发改部门,指导企业完善修复材料,助力其如期参与展销会,让企业在关键节点重拾发展机遇,充分体现了信用修复“容错促发展”的本质。

梅县区局:机制革新,夯实信用监管基础

梅县区局:机制革新,夯实信用监管基梅县区局从监管机制改革入手,将信用监管融入日常:牵头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4年组织联合抽查60次,实现结果全公示;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开展精准抽查,全年完成357户企业检查;加大空壳公司清理力度,2024年吊销245家、2025年已吊销105家,既提升了监管效率,也为信用修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梅州市场监管系统的探索实践,不仅为企业卸下“信用包袱”、重拾发展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梅世轩

编辑 罗蔚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