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渠通畅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庄稼被泡,以后可以放心播种了!”“感谢人大代表,排灌渠修好后我们不用担心家门口被水浸了……”近日,在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汤溪村,区人大代表来到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现场,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汤溪村排灌渠三面光工程的落地,是人大代表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成果,是人大代表对人民呼声最响亮的回应。
田毁粮绝民发愁 排灌渠成“心头患”
排灌渠本是农田的“命脉”,浇灌农田保丰收,而汤溪村的这条排灌渠,却成为村民们的“心头大患”——渠水倒灌毁农田。
2023年初,区人大代表在大塘镇汤溪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有群众反映汤溪村委东边近148.2亩的基本农田被冲毁丢荒,杂草丛生,无法耕种。为探寻原因,驻站人大代表共同前往该区域,通过实地深入勘察,走访群众,代表们了解到,这148.2亩农田涉及汤溪村的四个村小组,共158户690人,其中鸭麻龙村 36.8亩,中心门村83.5亩,新屋村12.3亩,郭屋村 15.6 亩。由于水利设施失修,泥沙淤积,排灌渠周围竹枝倒伏,导致堵塞。旱季影响下游水源供应,一到雨季,水流不畅,倒灌农田,大片农田都被淹没,村民颗粒无收。
代表建议“接力跑” 为民发声“解民忧”
找到农田被毁的根源后,汤溪村驻站人大代表综合群众意见,形成对该排灌渠进行三面光建设的代表建议,于2023年提交到曲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同年,区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联合到现场察看,对该排灌渠进行了全面的清淤,基本解决了堵塞问题,但由于资金问题,无法对其进行三面光建设。
2023年底,代表们对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后续跟进,虽然排水渠已进行清淤恢复原状,但由于该河流泥层底下是沙层,当地村民认为只清淤存在两侧塌方、毁坏农田的风险,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强烈呼吁对排灌渠进行三面光建设。代表们一致认为,对排灌渠进行三面光,不仅能解决渠水倒灌农田,而且能改善周边的人居环境,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于是,在2024年初,该建议被提上了曲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得到了区相关部门和镇政府的高度重视。
工程落地“换新装” 渠通水净“暖民心”
2025年,汤溪村排灌渠“三面光”工程被纳入水毁农业基础设施修复工程。工程于3月正式开工,共投入资金70万元,工程总长500米,宽2.5米,高1.8米,历经3个月,于6月竣工。当代表们再次来到汤溪村排灌渠现场,眼前的环境焕然一新,排灌渠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土沟渠”已经变成旱能灌、涝能排的三面光排灌渠,周围的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大塘镇人大将继续深入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聚焦民生关切,顺民意、惠民生,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撰文:曹伟峰 唐忠祥 卢琳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