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荔枝何以“卖全球”

农财网荔枝龙眼通 2025-07-18 08:24

“我在揭阳收荔枝啊!惠州那边基本上收官了。”7月15日,荔农吴宇辉在电话里讲起自己的忙碌。而在数天前,他带着7000多斤惠州博罗糯米糍北上,热销京城。

消费者品尝惠州荔枝。

迈入盛夏,随着茂名荔枝季结束,珠三角中晚熟荔枝产区迎来丰收,桂味、糯米糍、仙进奉、观音绿等品种陆续上市,广州、东莞、惠州等地荔农迎来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刻。如今,七月过半,不少产区销售接近尾声。“今年我们合作社采了2500吨荔枝,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做到了增产又增收。”博罗县龙华镇种植大户黄鹏达说。

2025年,珠三角,给“荔”全球:从生产看,广州桂味产量创新高,惠州糯米糍突破两万吨,东莞荔枝优质率达到90%;从销售看,从化荔枝重地太平镇鲜果销售超1.45亿元,增城仙进奉日均走货超2.5万斤,东莞荔枝销售收入预计达9亿元、带动6000多户果农丰产增收;从价格看,珠三角地区销售价企稳,桂味10-20元/斤、糯米糍15-25元/斤左右、仙进奉30-40元/斤、观音绿均价50元/斤左右、冰荔380元/斤左右……

珠三角晚熟荔枝享誉全球,也助力广东荔枝销往全球。

从化荔枝出口12个国家700多吨鲜果,售价1198元/盒的增城北园挂绿畅销北京SKP精品超市,2000多斤惠州荔枝在贵州黔西南2小时售罄……今年以来,面对广东荔枝丰收季,珠三角荔枝产区靠前谋划、各显神通,以市场思维不断拓宽销售路径,让广东荔枝全球共享、享誉全球。

走出去

“要当市场拓荒牛”

“还有吗?”“这么快就没了?”“线上还可以预定吗?”6月29日,借着粤黔协作的东风,惠州荔枝首次赴贵州黔西南展销,现场98元/盒的观音绿受到市民热捧。

2025年粤黔协作助农促消费产销对接活动上,黔西南州市民向惠州荔枝表达“爱”。

被誉为拥有“东坡荔”的惠州,是珠三角荔枝主产区之一。今年,惠州荔枝种植面积约40万亩,桂味、糯米磁等品种集中于6月底上市。对此,惠州早在5月初成立专班推进产销工作,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锚定一个方向——拓市场。

“这是对的。如果这次不来贵州,我也不知道惠州荔枝这么受欢迎,现场供不应求,超出我的想象。”吴宇辉跟随惠州农业局参与了活动,对“走出去”十分认可。他认为,许多荔农面对丰年而担忧,是因为没有更远的市场眼光,不能把省内市场作为衡量荔枝价格的唯一标准,省外消费市场的广度能赋予荔枝更高的价值。

“说白了,就是要肯努力,要当市场的拓荒牛。”吴宇辉补充道。

市场,是珠三角荔枝产区长期以来的工作重心。“营销是破局‘丰产不丰收’的关键。”仙进奉第三代传人、广州市仙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谦认为,珠三角地区的荔农更注重“销售渠道”,力求以市场供给关系为荔枝叠加更多价值属性。

增城仙进奉荔枝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珠三角晚熟荔枝代表之一。

6月底,在广州从化,当地召开了荔枝产销监测统计工作会议,具体部署推动荔枝“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市场、进商圈),靠前落实荔枝销路超4.7万吨,占全部产量超六成。其中,销售渠道呈多元化,线下直销和线上电商销售意向总量约1.61万吨,团购与精深加工落实量达2万吨,冻眠和冷冻储备等储备量为0.5万吨。

从化召开荔枝产销监测统计工作会议,具体部署推动荔枝“六进”。

而在增城,荔枝种植面积达20万亩,预计总产量约4.9万吨。为拓宽荔枝销售渠道,当地积极推动“未摘先卖”荔枝定制化营销活动,形成“未摘先卖、5月开市、6月高峰”的梯次上市格局。“通过预售模式,可以根据订单量进行采收和发货,避免库存积压和损耗,降低和减少库存风险与生产成本。”增城区荔果源农品供应链基地韩金玲说。而增城荔枝拳头产品仙进奉荔枝,从初上市至今,市场价稳定在30-40元/斤,且优品率高的增城荔枝鲜果销售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

今年,东莞荔枝发力电商,线上销售约1.2万吨,销售量约占荔枝总量的40%,莞香荔、岭丰糯、唐夏红等高端稀缺品种供不应求,分别销售48元/斤、20元/斤、18元/斤。线上销售已成为推动东莞荔枝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快递发货约230万单,同比增长77%,创历史新高。“比如大岭山镇,当地开展‘我为岭荔代言’直播活动,实现了1天销售荔枝9万斤。”东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惠州镇隆提出了“全民电商”的发展思路。今年,惠州镇隆荔枝产量预计超过2万吨,截至目前,销售已超过1.5万吨,其中线上销量占整体销量的四成以上。此外,镇隆还出口东南亚各地荔枝约3000吨,合计销售额4000万元。

惠州镇隆东坡荔。

四季荔

“何时何地都能卖”

6月23日,满载一吨桂味、仙进奉的冷链车从东莞茶山空运至6000公里外的迪拜,实现当地首批大宗荔枝出海。截至目前,东莞全市荔枝累积出口约260吨,出口值超2000万元,创历史新高。

荔枝远销迪拜的背后,是东莞以科技赋能荔枝产业的孜孜不倦。据项目方东莞市泽景果品物流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深耕保鲜技术,今年将新鲜荔枝采摘后一小时内存入田头冷库预冷消除“田头热”,保质期可以延长一周左右。预冷后的荔枝随即运往低温包装车间进行精细包装再运达机场,空运直达迪拜,全程运输时间约9小时。据统计,东莞桂味、仙进奉在迪拜的售价分别约为人民币48元/斤、68元/斤。

保鲜,自古以来便是摆在荔枝产业的难题,也是珠三角荔农们持续攻坚的重点。

近期,在北京各大商超,一款来自广州的“冻眠荔枝”走红市场。当消费者用清水解冻后,荔枝外壳鲜艳,果肉晶莹剔透,吃下去仍有荔枝清香。

来自从化的冻眠荔枝产品。

“冻眠荔枝”是广州荔枝产区的看家宝。作为最早一批实验“冻眠荔枝”的企业,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当前正马力全开,新鲜的桂味荔枝源源不断通过输送带传送至包装车间。

“荔枝冻眠锁鲜技术的产业化,使得冻眠锁鲜荔枝保鲜期突破一年,品质得以完美保留,打破了季节性销售的限制,实现了错峰上市、反季销售,填补了国内秋冬季荔枝市场的空白。” 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锐波介绍,今年企业的荔枝速冻原料加工储备与冻眠鲜荔枝量总计5000吨,其中从化荔枝占90%以上。

海关工作人员检查当批次出口海外的从化荔枝。

“2025年,从化区通过该技术出口从化荔枝4000吨以上,储备荔枝5000吨以上,让全球全年都可以吃上新鲜的从化荔枝。”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连年出口海外市场是从化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RCEP广东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通过全程冷链和电商联动,果农们实现清晨采摘,顺丰冷链24小时送达省内,48小时覆盖全国,让“才下枝头、便上舌头”成为现实;在东莞,政府帮助企业协调海关部门,开通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让东莞荔枝走进山姆等高端商超供应渠道;在增城,政府推动有冷库的企业敞开大门,与农户资源共享,让荔农们信心倍增......从一日色变,到一年常鲜,珠三角荔枝产区政、企、农联动,携起手、走在前。

珠三角便捷的进出口条件,也是各大产区敢于“卖全球”的底气。据了解,深圳机场今年开通多条荔枝航空运输专线,通过设置优先收运窗口、专属安检口和快速办理柜台,确保荔枝货物“随到随检”;广州海关对出口荔枝实行“优先审单—优先查检—优先出证”,全流程压缩监管作业时长;佛山海关还开设了“绿色通道”,企业在节假日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海关申请预约通关,上半年出口荔枝1670吨……

据广州海关所属从化海关属地外勤科科长姜新介绍,在荔枝出口旺季,海关通过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模式实现“企业自主申报、海关在线审核、信息自动提取”,基本上保障当天上午采摘的荔枝,下午即可打包出货销往海外市场。今年二季度,从化海关检疫监管出口荔枝1160.8吨。

“在海关等部门帮助下,华隆公司出口荔枝种类也从原来的1种增加至5种,荔枝生产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全年卖、卖全球,带动果农每吨增收2500元。”刘锐波说。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韩安东 王俊涛 陈静

编辑:陈迎

来源:南方农村报

点击下单,把健康带回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