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视频|惠东学子考上北京大学!归纳错题他有这些好方法
“当时以为自己考砸了,看到分数那一刻整个人都懵了。”今年高考放榜后,来自惠东高级中学的应届毕业生翁浩然,以670分的成绩,成功被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录取。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回忆自己的高中三年,翁浩然按科突破、重点训练,逐步找回状态,也找回了自信。面对一道道难题,他反复琢磨解题逻辑,自制错题本逐题分析,一步步向梦想靠近,敲开名校的大门。
难题多琢磨,分析做错的原因
“高考算是超常发挥了。”翁浩然坦言,在参加惠州市高三年级的模拟考试中,自己最好的成绩是进入全市前100名。“高二的时候比较贪玩,成绩拉下来了不少。”但从高三起,翁浩然才开始一点点找回节奏。
与其他同学一样,翁浩然的提分策略也是日复一日地做练习题。不同的是,他会根据自己的薄弱学科安排刷题计划,“有一段时间生物特别差,那一个月的自习课上,我就把多数时间放在生物题上。”翁浩然表示,这种“按科突破、重点强化”的方式十分奏效,也进一步帮助他补齐短板。
“但冲刺阶段不要一味刷题,要稳定情绪,不要太心急。”他提醒,自己在冲刺阶段简单的选择题经常出错,这也让他陷入焦虑的情绪中。翁浩然始终认为,如果简单的题出错,大多数不是不会,而是状态不对。“如果老是在小细节上出错,要停下来分析,不要光纠结分数。”
面对难题,他更倾向于自己琢磨。“我不常往办公室跑,大部分时候是跟同学交流,或者自己理解答案,试着一步步写出来。”高三阶段,他自制了一本数学错题本,写下每道错题的关键步骤与解题思路,“尤其数学大题,一定要搞懂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计算,这样印象才会深刻。”
回看高中三年,高三班主任郑建源的细心教导,让翁浩然印象深刻。在高二时,物理一度是他的短板。为此,作为物理教师,郑建源为学生们整理了一系列解题技巧,帮助学生突破瓶颈,“老师教得特别细,对我们班的物理成绩盯得很紧。”高三后期,翁浩然物理一度提至90多分,最终在高考中拿下93分的好成绩。
把北大当起点,希望在大学里找到热爱
“我对护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在被北大录取后,面对大学生活,翁浩然坦言还有很多未知,但正是这份“未知”,却带给他更多期待,“高中真的挺累的,很难想象大学会是什么样子,北大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希望自己能学好。”
在翁浩然心里,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起点。“我希望开学后多去听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爱好”,翁浩然说,“但这些都还早,要一步步来。”
对即将到来的暑假,翁浩然想好好在家里休息,和同学玩玩游戏。不久后,家人将为他举办一场“庆功宴”,到了开学之际,一家人准备一起飞去北京,既是报到,也是旅行。
南方+记者 张国威
受访者供图,视频素材由惠东融媒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