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克森美孚惠州公司董事长李兴军:共促大湾区产业链升级换代
7月15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仪式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开发区”)举行。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总投资超百亿美元。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有何特点?项目将带来哪些影响?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建设进展如何?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了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军。
南方日报:请你介绍下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主要生产什么产品?产品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
李兴军: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是国家重大外资项目之一,选址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一期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两套年产共计120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两套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
埃克森美孚化工的产品组合包括大宗商品和特种产品,包括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包装、农用棚地膜、工业包装、卫生用品、汽车、家电、硬质包装及耐用消费品各个领域。产品的性能领先,产品组合覆盖从通用型到高性能工程塑料多个等级,能够满足中国客户在轻量化、环保、安全性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部分产品采用可循环再利用材料,并支持更低碳排放的制品应用方向,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南方日报:2023年,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启动建设研发中心。现在研发中心的进展如何?预计将带来哪些影响?
李兴军:2024年12月,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行政楼正式投入使用。大亚湾研发中心项目配备了北美总部以外的首个聚丙烯中试装置,旨在加速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的开发,并专注于基础化学研发和产品工艺开发等领域。通过与惠州乙烯项目的协同作用,将为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提供更多创新的高性能聚烯烃产品及解决方案。
未来,大亚湾研发中心将产生更多积极影响。比如,提升本地响应速度,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加快从研发到市场的转化效率;支持可持续创新,围绕材料循环利用、碳足迹降低等方向开展本地研发;吸引与培养本地人才,为华南及大湾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高质量职业平台;强化本地产业链协同,推动高端化工新材料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更广泛应用。
南方日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帮助项目解决了哪些难题?你认为广东在制造业方面有哪些优势?
李兴军:广东省及惠州市各级政府对项目给予了全流程、高效能的支持,成立埃克森美孚项目专班,在用地审批、通关协调、建设许可等方面提供了非常专业、高效的服务,体现了优质的政务环境和务实的营商理念。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备,市场开放程度高,是全球领先的制造中心之一。未来将持续与广东省、惠州市和大亚湾政府携手合作,把握更多机遇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项目将怎么高效综合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各类人才、技术、金融等各类资源?
李兴军:大湾区是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拥有开放的政策环境、密集的科研机构和活跃的资本市场。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我们将积极对接本土的科研机构、高校与科技企业,开展技术人才招聘和合作研发;在资金安排上,也充分利用本地金融资源提升资金效率。
项目所在的大亚湾石化园区是国内石化产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拥有庞大的汽车、工业和消费品等产业。这一地区化工产品的应用需求显著,形成了大量隔墙供应和上下游整合的产业链机遇。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大湾区一体化将进一步加速,跨区域人才流动和产业协同会更加便利,为我们在高端制造、高端材料创新和低碳解决方案方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南方日报:中国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像放宽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以及对外资给予更多支持,请问这对公司在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李兴军:政策放宽外商投资领域和制度创新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透明、更公平、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也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尤其是在研发、能源转型、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开放,将使我们更好地与本地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服务中国市场。我们期待未来共享机遇,助力华南地区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发展,与合作伙伴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升级换代,助推中国石化行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进程。
相关阅读>>
采写:南方+记者 马发洲 罗锐
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部分图片来源于大亚湾开发区)
视频:South记者秦少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