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显实效,面貌焕新颜,登上《广东新闻联播》。
01:05
走进杨和镇杜鹃路,杨梅圩镇打造的“杨”辰“梅”景主题街区吸人眼球,位于杨梅圩中心区域的旧粮仓被翻新改造成为美丽圩镇客厅。附近因年久而破损的杨梅河一河两岸,经过改造之后,整体色彩亮丽,河道宽阔。作为2024年高明区唯一入选“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名单的镇,杨和镇积极抢抓重大发展机遇,紧扣“北产业、南生态”空间布局,连接南北30公里廊道,建成“十里百企智造走廊”“宜业宜居花园城镇”“和美共富绿色乡村”三大示范段,打造“灵秀皂幕山、国际智造镇”,聚力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
杨和正全力打造“灵秀皂幕山、国际智造镇”。
杨和正全力打造“灵秀皂幕山、国际智造镇”。
杨和镇强化市区镇村四级协作机制,着力提升镇域发展能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深入实施“千亩百亿”计划,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园区整治增势赋能,实现产业提速;激发镇域发展新活力,以城市美学赋能杨梅旧圩,打造“杨”辰“梅”景主题街区,提升民生“三感”,实现圩镇焕新;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的资源禀赋,推进自然生态、村庄形态、经济业态相融合,实现生态蝶变。
杨梅圩因旧时盛产杨梅而得名,在圩镇面貌焕新上,杨和镇将杨梅“红果绿叶”的生动形象与杜鹃路“红墙绿瓦”的建筑风格相融合,以一街(杜鹃路)一河(杨梅河)为主轴,在原有10栋红墙绿瓦基础上,对72栋外立面改造提升,改造面积3.28万平方米,沿街整治“三线”2.5公里、拆除违建1660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1150平方米,新增停车场3个、停车位500个,进一步增强居民和游客对圩镇形象的记忆点和认同感。
焕新升级后的杨梅圩镇。
焕新升级后的杨梅圩镇。
改造提升后的杨梅河。
改造提升后的杨梅河。
为完善杨梅圩配套,杨和镇盘活15亩旧粮仓地块,关停原有低散乱日用品加工厂、沙石零售仓库,引进轻餐饮、民宿等消费业态,月租金从每平方米1.5元跃升至11.1元。位于杨梅片区杜鹃路中段、“杨和圩镇客厅”附近的粮仓咖啡邮局就是由杨梅旧粮仓改造而来。粮仓邮政咖啡店长谢文奇说:“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杨梅圩这里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变好了,人流量也变多了,晚上基本都是附近园区的人过来消费。”
粮仓咖啡邮局。
粮仓咖啡邮局。
高明区今年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其中,杨和镇紧扣“再造产业兴旺新杨和”愿景,以“和门户—塑格局、和动力—强产业、和联盟—促协同、和智造—领未来”战略为主线,以系统思维推进园区整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杨和镇北门户。
杨和镇北门户。
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企业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住富电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海峰点赞杨和工业园区的变化,他说:“现在的园区物流更便捷了,道路四通八达,运输成本降低了很多,而且镇政府和商会经常有互动,渠道货物可以共享,直接降低了我们相互之间的成本,实现了共同发展共赢。”
撰文:朱苏娇 杨宣办
视频/图片:杨宣办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