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周日,珠海中考放榜,渴望换条赛道、转轨国际教育的同学们可以看过来:7月16日,横琴德威国际课程高中项目将举行2025-2026新学年入学前最后一场入学考。
考查内容包括英语听读、英语写作、英语面试和数学。其中英语听读以线上形式测试,含英语综合运用(语法+词汇)、听力和阅读。校园同期对考生和陪同家长开放。关于入学考详情可咨询横琴德威招生办:1892339286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发现兴趣、培养兴趣并让孩子热衷兴趣却是一条漫长的教育探索旅程,其间每个阶段都需要专业支持。
立足于“全人教育”理念的横琴德威国际课程高中项目(下称“横琴德威”),重视教师个性化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今年毕业生悉数获得全球百强大学录取,94%升入世界前50名校,近半数学子拿到前十名校入场券。除传统的商科、工程等热门专业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升入艺术/设计、音乐等创意学科。
横琴德威2025届毕业生录取专业分布图
横琴德威2025届毕业生录取专业分布图
经过15年实践与探索,横琴德威为学子搭建起从兴趣探索到专业深耕的完整路径,让心怀艺术与音乐梦想的他们,都能通往全球知名专业殿堂。
打造艺术、音乐特色课
多元平台托举学生专业梦想
当郭同学以微电影《挣脱》敲响美国爱默生学院大门,当洪同学用动画短片《猫·鱼》揽获八所知名艺术院校录取时,横琴德威的艺术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绽放光芒。
横琴德威课堂。
横琴德威课堂。
在横琴德威,艺术绝非孤立技法训练,而是认知世界的语言。两个月前启幕的2025年横琴德威“交织·融汇”年度艺术展成为这一理念的有力注脚:学生以绘画、装置、虚拟现实等多元媒介,围绕身份认同、城市空间等议题展开深度探索。
今年展览首创“过程展区”,完整呈现创作脉络。更突破性地引入戏剧元素——黑匣子剧场内,短剧《Life?(人生?)》以身体为画布演绎情感隐喻,现场钢琴演奏则让音符在画作间流淌。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共创文化”,使郭同学在电影社团中锤炼统筹能力,让洪同学从迪士尼大师作品中汲取叙事灵感。
“对我来说,动画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媒介之一——哪怕只是2分钟的动画短片,也足够让人热泪盈眶。”手握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艺术与动画专业offer的洪同学深有感触。从童年涂鸦到探讨难民议题的成熟创作,她的蝶变印证了横琴德威的核心主张:艺术教育需在多元中见深度,于自由中蕴思考。
横琴德威音乐课。
横琴德威音乐课。
同样,今年毕业的王同学,从进入横琴德威到升入伦敦艺术学院插画与视觉媒体专业的成长轨迹,亦折射出这套培养体系对个性化表达的珍视。
“全人教育”理念赋能
60+拓展活动夯实成长根基
支撑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喷涌而出的,是横琴德威深厚的全人教育生态。
德威智胜全球音乐节。
德威智胜全球音乐节。
专业剧场、行业级排练室构成硬件基石,校室内弦乐团、校合唱团、校管弦乐团等丰富多样的社团则把志同道合的同龄人聚集在了一起。每月午间音乐会、年度创校日、万圣节晚会、冬季音乐会、德威校际联动音乐节、全球德威奥林匹亚盛会艺术工作坊则搭建起进阶舞台。
今年毕业的李同学便是这一培养体系的受益者。作为Heat Wave乐队主唱,她带领团队四年间完成数十场演出,并斩获2021年国际声乐公开赛(流行歌曲)专题组一等奖、德国爱乐音乐大赛中国区(流行演唱)金奖,以及2022亚洲国际艺术比赛(声乐专业)一等奖等荣誉。申请季她凭着出色的音乐才华和专业表现,征服了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伯克利音乐学院的考官,成为“格莱美得主的摇篮”的新晋成员。
“乐队的每位成员都是舞台的主角,也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乐谱,演奏着自己的主题曲。”今年5月,李同学在告别演出中唱响《想去海边》时,父亲车载音响里的迈克尔·杰克逊旋律、合唱团领唱经历与国际声乐大赛金奖的荣光,此刻都汇成通往音乐创作之路的阶梯。其经历正是“在持续探索中将兴趣淬炼为专业”的生动写照。
而对2019届校友陈同学而言,横琴德威更是重塑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当学业压力迫近,横琴德威不仅为他保留钢琴梦想空间,更以A-Level乐理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在升学指导支持下,他参加欧柏林音乐学院夏校并师从系主任,最终以数学与音乐双学位规划未来。毕业前夕那场开创性的个人钢琴独奏会,至今仍是横琴德威全人教育理念支持学生追梦的生动体现——当学生勇敢追梦,全校师生皆为后盾。
横琴德威校园一角。
横琴德威校园一角。
这里没有标准化的成长模板,只有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实践。若干年后,当毕业生们在各自领域初绽光芒时,他们的成长路径也诠释出横琴德威的教育真谛:让每个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让教育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撰文:冉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