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盛夏湿热交蒸,如何安然度暑?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7-10 21:17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7日迎来小暑节气,意味着盛夏已经来临,连日来高温天气让不少人大呼“烤”验。记者从汕头市中医医院了解到,潮汕地区气候闷热,炎热气温下人容易为“暑邪”所伤,出现“中暑”。该院治未病科副主任许秀玫提醒,盛夏季应顺应时节变化调整生活习惯,注意防暑降温和合理饮食,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抵御暑邪。

湿热交蒸应当心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盛夏季节,人容易因暑邪出现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口干等,甚则突然昏倒。许秀玫介绍,暑多夹湿,潮汕当地盛夏季节湿热交蒸,容易侵袭人体,产生肢体困重、食欲下降、倦怠乏力等身体症状。而夏季人体的免疫功能较为低下,如果起居、饮食不注意,就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口腔溃疡、便秘、血压升高、胸闷等。

事实上,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暑邪致病还有阴阳之分。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指出:“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故名阳暑。”因此,“暑有阴阳二种,不可不辨也”。“阳暑”与“阴暑”是中医对夏季暑病的细分,前者因高温致热邪伤津,后者因贪凉致寒湿束表。

据介绍,“阳暑”大多是长时间高温暴晒而引发,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口渴、大量出汗、烦躁不安、头痛且伴有眩晕感等,这类情况在户外工作者、运动员等人群中较为常见。发生“阳暑”时,应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其衣物,用湿毛巾或者冰袋为其进行降温;让患者补充淡盐水或者电解质饮料;也可在膀胱经行刮痧治疗;如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送医。

“阴暑”则是因暑湿之气与寒邪侵袭人体而引发,大多是在炎热的情况下,猛吹空调、洗冷水澡或者饮用冷饮等原因导致。它常常表现为畏寒、头痛、鼻塞、腹泻、关节疼痛等症状,常出现在频繁进出空调房、过度食用冷饮、游泳上岸后受寒的人群身上。发生“阴暑”时,应做好保暖,饮用姜茶、用热水泡脚等方式来祛寒,可艾灸大椎穴、风池穴等穴祛风散寒,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类药品,它能够起到解表祛湿、理气和中的作用。

夏季养生重养心

根据五行学说,夏季属火,与心脏相应,因此中医理论讲究“夏养心”,认为夏季是养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时节。这是因为夏季炎热,人们容易感到心烦意乱、燥热不安,因此要学会静心、养心。

“夏养心”不仅要注意养护心脏机能,还应注意调整情志与心理。医生介绍,小暑时节之后,天气日渐炎热,容易使人们焦躁、疲乏,此时应稳定情绪,并以静坐、补充睡眠等方式来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和缓气血。“夏季心火旺,而且天热出汗多,大量出汗易使心脏负担加重,一定要舒缓心神、及时饮水。”许秀玫提醒。

在中医的理论中,“红色入心”,夏季食用红色食物被认为对健康有益,有助于滋养心脏,增强体质。许秀玫介绍,夏季可以食用富含铁的红豆,起到利水消肿的功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红豆,也能行气补血。

她介绍,因天气炎热引起的心烦意燥、晚上易醒、失眠等问题,可以在日常饮食搭配中加点酸枣仁、百合和麦冬,三味药食同源的食物都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尤其适合小暑时节。暑热天也可以适量吃些藕,有利于除烦安眠。夏季失眠可以按揉安眠穴和神门穴3—5分钟,尤其适合夜半易醒或眠浅多梦的患者。

■健康TIPS

暑热季养生茶饮推荐

记者从汕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了解到,该科室长期致力于研发适合潮汕地区人群体质的养生中药茶饮。结合今年的气候特点,科室也推出了针对“阳暑”和“阴暑”症状的两款养生茶饮,方便市民居家调理,达到清热解暑、平衡体质的效果。

瓜皮青草饮:

变废为宝解“阳暑”

瓜皮青草饮具有清热解暑等功效。 受访者供图

瓜皮青草饮具有清热解暑等功效。  受访者供图

配方及制法(2人份):干冬瓜皮10克(或新鲜冬瓜皮、西瓜皮100—250克),荷叶2克,玉米须2克,薏苡仁15克,白花蛇舌草2克,淡竹叶3克。加70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煮30分钟,熬至约600毫升茶饮。可不加糖,可加10克冰糖。

此茶饮取材简单,老少咸宜,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清利湿热之效,适用于高热大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暑湿所致不适,也适合痰湿型肥胖人群减肥消脂。脾胃虚寒、体虚气弱之人慎用。

“如何”解暑茶:

妙用香薷解“阴暑”

干荷叶、白扁豆花、香薷熬煮“如何”解暑茶。 受访者供图

干荷叶、白扁豆花、香薷熬煮“如何”解暑茶。  受访者供图

配方及制法(2人份):香薷6克,干荷叶1克,白扁豆花5克,加70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煮30分钟,熬至约600毫升茶饮。可不加糖,也可加10克冰糖。

此茶饮有化湿和中、健脾和胃之效,适合内伤暑湿、暑湿困脾的“空调病”人群,也适合全家健脾解暑,适用于暑湿泄泻、食欲不振、水肿倦怠、恶寒恶心等内伤暑湿所致不适,烦渴甚者可加粉葛根5克,口臭甚者可加佩兰5克。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