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SHEIN、Temu、TikTokShop等一批覆盖全球多区域的跨境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为制造业“踏”浪出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赛道。
在这波跨境电商平台崛起浪潮中,作为“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惠东女鞋凭借5000+制鞋企业、年产女鞋超10亿双的产业规模,以及集设计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齐全产业链,全面开启外贸转型新路。
从大宗订单到小单快发
跨境电商重塑女鞋出海路径
作为国内重要的女鞋产业基地,惠东女鞋长期以外贸为重要支撑,主要承接海外大批量订单。然而,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传统国际贸易造成了剧烈冲击。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直达海外消费者的跨境电商平台迎来了加速发展期,不少女鞋企业也敏锐地抓住了这波浪潮,开始尝试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直接销售产品,逐步调整经营策略。
惠东海隆鞋业是较早乘势转型的企业之一,负责人郭国生介绍,该公司长期专注外贸业务,以美国市场的大宗订单为主,疫情发生后便开始涉足电商,涵盖新兴平台在内的多个渠道。“目前我们两种模式都在运行,传统外贸仍占主力。”在郭国生看来,跨境电商相比传统外贸门槛更低,但一次性单量较小的特点,让他仍保持对电商和政策的观望态度。
惠东顺顺旺鞋业从前年开始启动跨境电商业务,目前已将跨境平台作为主力销售渠道。“我们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自己的账号,自主设计、开发鞋品,拍照上传。买家看中下单,我们生产后发货到平台国内集运仓,再由平台统一打包出口。”惠东顺顺旺鞋业负责人周永标介绍,该公司主要通过SHEIN等平台运营,销量稳定可观,已成为业务核心增长点。
事实上,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国内电商,其核心变革在于“小单快发”模式与“直连消费者”的能力,这完美契合了惠东女鞋产业供应链反应快、品类齐全的基础优势。同时,相比国内电商,跨境电商相对更低的退货率,对生产者有更好的保护。
惠东县禾昔电子商务工作室负责人罗平介绍,其企业从2014年起深耕国内淘宝市场,但近五年逐渐转向跨境贸易。“国内市场太饱和了,同款产品遍布各大店铺,消费者常同时购买多家商品对比后退货,淘宝渠道退货率高达40%-60%。”他直言,叠加快递服务升级后“免费上门退货”的普及,国内业务已陷入“赚不到钱甚至亏本”的困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业务退货率仅3%-10%,且不少平台对退货高的买家也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海外平台鲜见无谓退货,对卖家更加友好。”罗平说,他熟悉的本地女鞋企业已有80%以上转向了跨境电商业务。
机遇与挑战交织
深耕海外多元市场分散风险
尽管跨境电商打开了新空间,但惠东女鞋的全球突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市场波动、成本高企等问题持续考验着企业的应变能力。
从市场环境来看,美国等海外市场订单量缩减对企业影响较大。海隆鞋业总经理郭国生坦言,今年整体经营情况相对往年较差,主要原因是美国市场订单量减少,其中最大影响因素在于关税增加,订单稳定性大不如前。
物流成本也是跨境业务的一大考验。罗平算了一笔账,一双针织跟鞋生产成本约40元,跨境运费则高达70-80元,定价需120-140元才能保证利润,“清关时间不稳定还可能面临罚款,超过12天送达每单将遭遇40元的处罚。”罗平说。
面对种种困境,惠东女鞋企业纷纷寻找破局之道。为对冲风险,惠州市中明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美祥将目光转向俄罗斯市场,通过与俄罗斯大型商超、当地电商平台等方面合作,实现了20%的销量增长。
尽管俄罗斯市场展现潜力,但惠东女鞋企业中,像中明实业这样成功开拓该市场的仍属少数。“很多企业想做俄罗斯市场,但缺渠道、缺资源,大多还在‘投石问路’。”林美祥表示,其企业也是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搭建本地化合作网络才逐步站稳脚跟,目前主要通过铁路运输货物,保障供应链稳定。
林美祥认为,惠东女鞋除了持续办好本土展会、巩固客户资源,还需进一步联动政府与平台资源,“多引进电商平台、跨境服务等配套,帮企业打通更多出海渠道。”林美祥认为,面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唯有分散风险、深耕多元市场,才能在复杂的外贸环境中稳步前行。
相关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乌天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