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中山百日攻坚:以闯劲拼劲干劲拼经济

兴中道 2025-10-31 06:30
00:24

GDP同比增长3.6%,三季度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元。10月30日公布的2025年中山经济三季报,体现一个制造业强市的“稳”与“韧”。(相关:数据出炉!前三季度中山GDP总量突破3000亿元 )

“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山直面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看周期,中山2023、2024年GDP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在全省经济排位上升2名,多项指标累积了高基数,给新一轮增长带来挑战;看全局,国际经贸风急浪高,中山作为外向型城市、出口大市,受到不小冲击。

但新的动能也在碰撞中孕育。在10月24日举行的中山市委财经委会议暨全市三季度经济分析会上,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充分展现了中山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开局的关键节点,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百日攻坚,拿出“工改”、治水攻坚战中焕发的闯劲、拼劲、干劲,全力冲刺拼经济,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前三季度,顶住外贸下降、内需不足的压力,中山实现规上工业增速5.1%,比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以工业高质量发展守住城市基本盘。同时,服务业、消费市场呈现暖意,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

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

回看“十四五”,中山身向难处行;展望“十五五”,中山志向高处攀。在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中山坚定经济“不失速,不摇摆”,潜下心来做好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招商引资、现代服务业培育各项工作,以脚踏实地的爬坡越坎,换来扎扎实实的城市动能。

事实证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既能抗住风浪,更能派上用场,为中山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打开了新局面。

勇扛风浪:

规上工业企业提升“赚钱效应”

三季度,中山GDP增速实现3.6%,比上半年增长0.2个百分点。

实现这一成果,并不容易。在今年关税战冲击挑战下,外贸占GDP比重接近70%的中山承受很大压力。前三季度,中山外贸增速仅为0.6%,相比一季度(10.5%)、上半年(4.7%)呈现大幅下降。

在严峻挑战下,中山工业稳字当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速达5.1%,比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中山医药制造业增长51.7%;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6.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

中山工业勇扛风浪,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在承压前行中显现韧性。其中,先进制造业增长9.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9.2%,占比18.4%。

图为古镇一企业生产车间。 叶志文 拍摄

图为古镇一企业生产车间。  叶志文 拍摄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占比屡创新高,表明中山制造的底色已经发生质的改变,在体系完备、链条紧密的基础之下,培育出新质动能。

一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山工业的基础、韧性和适应力。1-8月,中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2.88亿元,同比增长2.8%,相比今年上半年(-3%),中山规上工业企业的边际效益得到快速改善。未来,随着内需的持续扩张、技术创新加快、外需环境改善,中山工业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亮眼,显示出中山制造业在政府支持与内需提升下,经营状况改善,盈利能力增强。同时,制造企业的信心也显著增强:前三季度,中山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民营贷款余额增速均位居珠三角前列,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更足。

对症下药:

解答好“发展四问”

今年以来,中山在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将重心放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上。

这建立在中山对自身存在问题足够了解的基础上。今年7月中下旬,中山密集对经济运行情况开展调研和专题研究,提出了四个直指内核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新市场,稳住工业基本盘?如何降低消费结构对大宗商品的依赖,提振消费?如何推介好中山城市形象,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大政策和措施力度,推动建筑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针对这四个问题,中山陆续出台了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让市场旺起来、经济活起来。

看产业,中山今年以“每月一签约、每月一动工”的节奏,持续落地新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以10月为例,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南区街道、古镇镇、港口镇、沙溪镇、大涌镇、黄圃镇、三角镇、坦洲镇等镇街先后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意向投资总额约70亿元。同时,当月中山新动工项目54个,投资额超35亿元。

看商业,中山随着图景更新浮现久违暖意。一方面,消费市场保持逐季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另一方面,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4%。

看城市,中山正在变得“好看好吃好玩”。9月10日上午,中山首家山姆会员商店正式开业,带动中山消费场景提档升级,促进本地零售供应链发展;9月28日,香山古城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后焕新开放,承载百年历史记忆的骑楼老街成为展示中山城市文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图为顾客在山姆会员商店选购物品。 叶志文 拍摄

图为顾客在山姆会员商店选购物品。  叶志文 拍摄

这一年来,中山做成了许多以前没做成、没做好的事,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但我们也要看到,城市发展的能级提升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筑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上,中山仍需进一步发力。

在全市三季度经济分析会上,中山市市长尹念红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做大存量、做优增量,以更加有力措施推动经济工作取得新的更好的成效。

百日攻坚:

打好收官战,谋划新开篇

今年,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开局的关键节点。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是中山开启下一个五年的重要保障。

“十四五”时期,中山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在“阵痛”中探路转型升级,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一个数据可以表明中山的决心与信心: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升至49.6%。而在几年前,工业投资占比仅不到20%。

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山拿出近一半的钱投入工业,深入转型最难处寻求突破,以新动能激发新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山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快速增长,从约81亿元提升至超127亿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已成为我国“十五五”发展的核心主线之一。展望未来,中山经济面向的内外需市场依然广阔,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升的步调没有改变。

自深中通道开通以来,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中山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8月,江波龙集团在中山投资设立的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运营。图为江波龙中山厂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今年8月,江波龙集团在中山投资设立的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运营。图为江波龙中山厂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中山企业对此最有发言权。8月28日,江波龙集团在中山投资设立的公用型保税仓库——中山市鸿芯速航供应链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开仓运营,预计年进出口值可达百亿规模,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代表性案例。这家早在十年前就布局中山的存储模组龙头企业,成为与中山共同成长的又一企业典型。10月30日,江波龙股价续创新高,市值已超千亿。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表示,要直面问题,采取更有力举措促发展,重点围绕工业投资、现代服务业、社消零等领域,扬长补短、聚力攻坚,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技改、促消费、稳外贸等重点工作,按照百日攻坚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攻城拔寨。

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山将奋力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切实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摄影:叶志文

海报:朱晓宇

剪辑:叶紫潇

编辑 朱晓宇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