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棒球队于中山集训备战十五运会,“力争把金牌留在广东!”
十五运会棒垒球项目比赛将于11月10日至20日在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的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举行。10月30日上午,当“十五运看广东”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抵达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时,广东棒球队和天津棒球队正在进行一场训练赛,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

身着蓝色队服的广东队正在与天津队进行棒球训练赛。
广东棒球队主教练王玮告诉南方+记者,为了备战十五运会,广东队已经在中山集训了一个月。“熊猫纪念球场是国际高标准球场,近期我们在这里训练,场馆方和当地政府都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本届全运会广东队是‘主场作战’,我们也想在家乡父老面前拿出好的状态。”广东棒球队队员、投手孙易聪表示,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主场作战也会给队员们带来更强的信心,“我们肯定是希望能把冠军留在广东。”
据悉,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由3块棒垒球场、1座室内综合训练馆及配套建筑组成,其中1号馆“熊猫纪念球场”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曾举办过亚洲、全国以及省级多项棒垒球赛事。其他的场馆均于2024年7月启动建设,主体工程于2025年1月竣工验收。
目前,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已实现全场馆智能信息化系统覆盖,三个球场均分别设置计时记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LED记分大屏显示系统、赛事扩声系统、净目屏以及标志杆等功能设备。球场草坪由荷兰进口的高性能人造草,内填充环保的EPDM颗粒,结合德国马贝胶水铺设而成,弹性与耐磨性达到国际赛事标准,结合中国台湾特供的赛事级红土,确保运动员滑垒、跑动时的安全与流畅。球场地下安装先进的排水系统,停雨后半小时可正常开展赛事。场馆内配置更衣室、球员席、教练员休息室和工作室、记录员工作室、裁判员及技术官员休息室和办公室、FOP办公室、控制室、体育播报室、媒体办公室、新闻发布室、电视转播间、安保室、医务室、兴奋剂检测室及VIP包厢等用房,全方位满足专业赛事需求。
除场馆本身的升级改造外,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周边的交通情况也得到改善。今年9月28日,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周边新建道路宣告正式通车。此次通车的道路共6条,包括龙昌路、兆德路(原朝阳路)、棒垒路、兆新街、榄城路、东兆路,均位于小榄镇东升片,总长3.8公里,总投资达4.4亿元。这些道路将承担起十五运会及其他赛事期间人员交通、疏散、应急保障及服务运输的重要职责。
担任十五运会棒垒球竞委会副主任的中国垒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垒球队领队杨刘透露,十五运会垒球项目的筹备工作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目前场馆的硬件保障以及针对参赛队、技术官员、媒体、贵宾、观众的运行、保障计划都已基本完善,赛事筹备工作的最后阶段就是进行志愿者培训,确保赛时能够按照我们制定的各类运行、保障计划以及服务标准,举办一届圆满的全运会比赛。”
采写:南方+记者 张思毅
摄影/剪辑:南方+记者 石磊 见习记者 赵子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