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之城”河源:丈量万绿 步履不停丨探寻广东21城体育性格

南方+  2025-10-27 08:13

顺东江而下,万绿湖如同一颗翡翠,镶嵌于九连山脉、罗浮山脉之间。踏上万绿湖徒步路线,山水秀美,树木葱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万绿湖秘境穿越户外徒步、河源天坑徒步穿越活动受大湾区户外发烧友青睐。“双节”假期,万绿湖景区累计接待4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8.41%。

河源掀起户外热并非偶然,背后是近20年的深耕与沉淀。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河源逐步培育出“河源40公里徒步”“穿越万绿湖”“河源登山节”等品牌活动,积累起深厚的群众基础。“弯弯激情,坡坡过瘾”,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在这里徒步骑行、漂流溯溪、桨板逐浪、垂钓露营、越野攀岩、尾波滑水,畅享河源生态之美。

2025广东河源“穿越万绿湖”大型徒步活动将于11月16日举办。图为“驴友”眺望万绿湖美景。高尚 摄

2025广东河源“穿越万绿湖”大型徒步活动将于11月16日举办。图为“驴友”眺望万绿湖美景。高尚 摄

培育三大徒步品牌活动

游客来到万绿湖,通常从旅游码头登船,饱览水月湾、龙凤岛、镜花缘游览区风光。然而,万绿湖湖区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的景点面积仅11.5平方公里,常规游览路线并不能概括其全貌。俯瞰新丰江水库地图,湖体轮廓似一只展翅飞鸟。而徒步爱好者用脚步丈量“两翼”和“尾羽”,解锁深度户外体验。

河源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全省第一,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前三。好山好水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亲近自然的绝佳场地。早在2009年,一批“驴友”走进河源乡村、古驿道,依托“磨房河源”等户外社群,河源的青山绿水逐渐走向大众视野。“河源40公里徒步”等品牌活动不只本地家喻户晓,珠三角等地户外爱好者亦踊跃参与。

河源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全省第一,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前三。好山好水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亲近自然的绝佳场地。资料图片

河源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全省第一,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前三。好山好水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亲近自然的绝佳场地。资料图片

 “40公里徒步需8到10小时,既不会让新手望而却步,又能让资深‘驴友’找到成就感,且恰好能在当天收尾。”今年64岁的“驴友”曲水,徒步20年,见证河源户外运动的发展壮大。她回忆,2010年首届河源30公里徒步活动仅有400人参与,到2015年第六届“河源40公里徒步”,参与人数已激增至1.2万人。活动中,本地人自发担任义工,负责路线规划、签到拍照、发放物资、指引交通、环境清洁等任务。

 “哪里有好风景,我们就往哪里去。”2014年,随着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成立,商业化运营让小众徒步运动走进大众生活。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创始人叶玉萍介绍,休闲徒、亲子徒等各类活动,让越来越多观望者成为参与者。在此基础上,又陆续培育“穿越万绿湖”“河源登山节”等品牌活动,并探索出连平黄牛石云海、怪石冰臼、龙川野猪嶂高山草甸等多条极具景观丰富性的线路。

随着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成立,商业化运营让小众徒步运动走进大众生活。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供图

随着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成立,商业化运营让小众徒步运动走进大众生活。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供图

以万绿湖穿越至笔架山为例,徒步者会穿过森林、竹林、枫林、大草坪,路途中可见原始植被、古榕树及古村落,还能从不同角度眺望万绿湖。相较乘船游览,更有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惊喜。

目前,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有户外领队约300人,其中50余名领队经系统培训考核后,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掌握环境认知和保护、风险防范与处理、地形图和导航技术等专业能力,能够应对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中的各类突发情况。随着活动运营日趋成熟,自助、互助、安全及“无痕山林”环保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协会还会定期组织清洁山野活动,徒步者用实际行动守护自然生态。2020年,河源江东新区蓝天救援队成立,重点提供水域、山野、道路救援服务,并为徒步、骑行等大型户外活动保驾护航。

“玩户外的同时更要懂户外。即便是老手,也会遭遇迷路、摔伤。”每次活动前,河源江东新区蓝天救援队队长利立然都会与队员一起勘察路线,准备应急物资及运输车辆,布置救援与医疗人力和设备,筑牢户外运动安全防线。他提及,将携手户外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帮助徒步者掌握基础避险常识与应急技能。

相较乘船游览万绿湖,徒步有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惊喜。高尚 摄

相较乘船游览万绿湖,徒步有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惊喜。高尚 摄

“户外+”市场蓬勃发展

驱车从河源市区出发,不过15分钟车程,便来到位于万绿湖畔的九里湖绿美生态示范点。近年来,4.5公里步道系统修葺一新,配套的科普径生动呈现万绿湖湿地生态特征,介绍桃花水母等珍稀动植物的保护知识。与此同时,连接九里湖与杨梅村的10.6公里森林步道正加紧推进路面修整与便桥加固工程,未来将为大众提供更多亲近自然、徒步赏景的新选择。

随着户外活动热度攀升,相关配套支持也同步升级。尤其在万绿湖获评5A级景区后,不仅新增桨板等户外项目,露营基地等配套亦逐步完善。近年来,河源市文旅部门公开发布33条河源市“户外+农文旅”乡村徒步(骑行)线路,还同步推出配套手绘图谱,推荐当地民俗风情、非遗与客家美食,让徒步不再局限于“走路线”。据悉,当地还计划开发万绿湖周边笔架山、桂山、南山等五座山体的徒步路线,通过不同路线的排列组合,为游客提供“一山一湖”多样化户外体验。

“河源40公里徒步”等品牌活动不只在本地家喻户晓,珠三角等地户外爱好者亦踊跃参与。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供图

“河源40公里徒步”等品牌活动不只在本地家喻户晓,珠三角等地户外爱好者亦踊跃参与。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供图

在河源,户外运动不止于徒步。跑步、骑行、桨板、漂流、路亚、越野跑等多元户外业态加速集聚,形成动静相宜的户外休闲氛围。其中,万绿洋潭垂钓竞赛基地已成为重要赛事载体,近期成功落地2025年中华垂钓大赛“体彩杯”广东河源选拔赛、广东省第九届钓王争霸赛(河源站)、2025万绿洋潭垂钓嘉年华等多项赛事,进一步擦亮河源“户外天堂”城市名片。

在河源,户外运动不止于徒步。跑步、骑行、桨板、漂流、路亚、越野跑等多元户外业态加速集聚。高尚 摄

在河源,户外运动不止于徒步。跑步、骑行、桨板、漂流、路亚、越野跑等多元户外业态加速集聚。高尚 摄

2025河源万绿湖马拉松即将到来,河源龙凤跑团已有不少队员摩拳擦掌,期待在家乡马拉松赛道上驰骋。“跑团如同群体时钟,定时定点牵引着越来越多人迈出脚步。”河源龙凤跑团团长李娜说,跑团每周开展两次活动,除常规平地跑、越野跑外,还会在重要节点策划趣味接力跑。而跑团的吸引力已突破地域界限,江西、湖南、福建、北京等地的跑友常专程赶来,“他们说,在不同的赛道上奔跑,连风的感觉都不一样。”

在河源,户外徒步活动常在沿途设置补给点,双江西瓜、连平水蜜桃等当地农特产品备受“驴友”青睐,沿线乡村由此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很多外地过来的户外人,常提前一天抵达,先入住当地民宿休整。第二天一早精神饱满地参加活动。赛后还会约上同伴办庆功宴,多住两晚。返程时,后备箱里塞满客家手信和农特产品。”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会长黄小成谈及,户外运动对民宿、餐饮、手信等拉动作用显著。如今,部分民宿服务能力升级,能够承接小型户外活动,提前为客户定制安排专属户外路线。

休闲徒、亲子徒等各类活动,让越来越多观望者成为参与者。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供图

休闲徒、亲子徒等各类活动,让越来越多观望者成为参与者。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供图

“身边不少热衷长线户外探险的爱好者,会通过定期参与短线活动保持体能。对很多人来说,户外是减压、健康的生活方式。”磨房河源版主、资深徒步爱好者欧小妍坦言,将抢抓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机遇,推动“磨房河源”拓展基地在东源落地,联合当地户外组织,为五湖四海的“驴友”打造有温度的户外大本营。

南方+记者 李娇

编辑 范磊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