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在武汉正式发布,中国银联与Visa共同见证。该报告由金融科技50人论坛牵头撰写,汇聚了来自银行卡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服务商等产学研各方的观点,系统梳理全球及中国支付产业的发展态势,深入分析卡组织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生态协同和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建议,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实践价值的参考。
报告指出,全球经贸格局正在演进,支付产业迎来结构性变革,呈现出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的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正深度嵌入支付环节,推动支付安全性与便捷性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加速升级。报告特别收录了多项创新案例:中国银联基于MCP协议推出AI智能体支付服务,借助“物联网+无感支付”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无感充电;Visa则通过AI强化支付风控和智能商业服务,并与腾讯合作推出刷掌支付。这些实践展示了支付技术如何从单一交易工具演变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成为连接金融、科技与产业的重要纽带。
在监管层面,报告强调全球范围内正更加关注监管一致性与穿透式监管,力求在风险防控、公平竞争和创新激励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同时,账户对账户(A2A)支付、先买后付(BNPL)、加密货币钱包支付等新业态快速涌现,正在重塑国际支付格局。
业内人士认为,该报告的发布不仅为银行卡组织未来发展提供了系统化路径,也为支付产业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转型提供了中国经验与全球视野。
南方+记者 陈颖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