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曼谷到广东汕头,直线距离约2000公里。对于知名侨领、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泰国饶平同乡会会长陈鑫哲先生而言,这段跨越山海的路程,成了他和家人两次守护健康、托付生命的信任之旅。
“我现在腰好了九成,能爬上爬下了!”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区,视频电话那头,陈鑫哲爽朗的笑声跨越山海传来。时隔一年,这已是他与家人第二次选择汕头市中心医院解除病痛。从脑血管手术到腰痛的精准康复,一家人的健康托付,让他为家乡医疗服务的发展竖起了大拇指。
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区,黄楚明正通过微信视频电话了解陈鑫哲恢复情况。 南方+ 彭深 拍摄
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区,黄楚明正通过微信视频电话了解陈鑫哲恢复情况。 南方+ 彭深 拍摄
暖心响应,实现颅内精准“拆弹”
2024年5月,陈太太在汕头期间突发头痛,前往汕头市中心医院检查,意外发现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致命性脑出血。虽然可以选择返回泰国治疗,但往返乘坐飞机时急剧变化的气压,随时可能引爆这颗脑血管“炸弹”。
当时,泰国的医生告诉陈鑫哲,“拆弹”手术有10%—20%的可能导致瘫痪,这一数字让一家人心惊不已。面对如此高的风险预估,他们开始多方咨询,对比海外和家乡的医疗资源。
令人意外的是,汕头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区主任黄楚明团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估:“我们认为这个手术的风险仅在1%左右。”黄楚明解释说,这项手术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已是成熟技术,“我们做的例数多了,风险都是可控的,我们有信心和技术!”在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多学科协作的成熟机制下,该院迅速启动了多学科会诊,为陈太太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沟通,陈鑫哲一家最终选择了在家乡的医院完成这个高风险手术。陈太太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办理入院,两天后手术,术后第三天即带着笑容步行出院。“住院时他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护,出院时还送花给我们,这种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陈鑫哲说。
术后,黄楚明团队多次随访,陈太太情况稳定。术后一年,即今年5月,陈太太回到汕头市中心医院复查显示,病灶已完全消失,血管通畅良好,标志着这一次“拆弹”取得圆满成功。
资料图:陈珊珊正在为患者检查。 南方+ 彭深 拍摄
资料图:陈珊珊正在为患者检查。 南方+ 彭深 拍摄
以医为桥,惠侨连心
在与汕头市中心医院医护团队的接触中,陈鑫哲一家也与他们逐渐熟悉。信任浇筑的桥梁,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更多的故事还在继续。今年8月,首届汕头“康博会”举办,陈鑫哲陪同泰国卫生官员赴汕调研,舟车劳顿让他突发腰痛,甚至几乎无法行动。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汕头市中心医院,于是又一次拨通了黄楚明的电话,来到了该院康复科就诊。
接诊的康复科门诊副主任陈珊珊介绍,经过磁共振等检查,陈鑫哲确诊因腰椎关节退行性变而遭受到剧烈疼痛,康复团队采用针灸、理疗和柔性正骨手法综合治疗后,帮助他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情绪亦随之好转。“每一次治疗完他都很开心,还特地邀请我到他家吃饭呢。”陈珊珊说。
两次求医经历,让陈鑫哲深切感受到家乡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护人员的仁心仁术。在视频采访中,他仍念着汕头市中心医院医护们的好:“中心医院非常优秀,技术相当OK!我放心!治疗费用也比泰国当地更为经济实惠。”他坦言,作为侨领,他经常向亲友推荐家乡的医院,“如果有人需要,我还会介绍去中心医院”。
“汕头市中心医院非常优秀,我放心!”陈鑫哲说。 南方+ 彭深 拍摄
“汕头市中心医院非常优秀,我放心!”陈鑫哲说。 南方+ 彭深 拍摄
记者了解到,作为著名侨乡,汕头近年来搭建了多元化的侨务联络平台,加强与海外侨胞的互动,以一系列引侨、联侨、惠侨、聚侨的举措,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而汕头市中心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也以优质的医疗技术与服务助力侨务工作,为有需要的侨胞侨属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海外侨胞跨越重洋送来信任,我们深感荣幸。”黄楚明说,医院团队要用最优质的技术和服务,助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陈珊珊也表示,能为侨胞贡献医疗力量倍感荣幸,也非常欢迎更多侨胞回家乡看看。
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温情的故事仍在延续。 南方+ 彭深 拍摄
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温情的故事仍在延续。 南方+ 彭深 拍摄
从医患到朋友,这段跨越山海的医缘,不仅是一位侨领与家乡医生的暖心故事,更是汕头医疗水平赢得信任、连接四海侨心的生动写照。据悉,陈鑫哲计划今年10月再次返汕复查。这份跨越山海的信任,仍在延续。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