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这样干!

惠阳发布  2025-06-01 06:31

近日,惠阳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惠阳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聚焦五大行动,推动惠阳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台阶。

主要目标

经过三年(2023—2025年)努力,形成系列标志性成果:

县域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力争全年GDP增长6.0%左右;

城市能级取得新高度,着力打造创新之城、改革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城乡品质实现新突破,深化“1+3+2”“7+10+12”典型镇村培育,区域内重要交通线路实现风貌大提升,形成一镇一面、面面精彩的城镇新面貌;

“百千万工程”集成改革取得新气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社会力量参与实现新提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方案》中的五大行动

1实施县域产业振兴行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牵引力

1.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提质

高水平编制深惠协同发展区规划和首开区城市设计;

加快推进高端制造和绿色低碳两大首开区建设;

加快完善产业园区“四个一”机制,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印发实施《惠州市惠阳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2.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成《惠阳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形成“3+X”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惠阳区培育百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显示、新型储能、人工智能、时尚家居等百亿产业集群;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完成3个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更好助力“惠阳制造”畅销海外。

3.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成粮食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5000亩以上;

持续推动国企助力乡村振兴,完成土地流转3000亩以上;

培优扶强县域特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依托RCEP广东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开拓荔枝海内外高端市场。

4.完善县域商业服务网络建设

构建以区级商贸枢纽为核心、镇村网点为支撑的三级商业体系;

打造老城文化特色街区与现代时尚消费新中心;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

2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提升县域综合承载力

1.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深化与深圳、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打造深莞惠协同发展“桥头堡”;

配合惠州机场打造千万级干线机场,加快推进深汕铁路惠阳段、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推动“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加快对接深莞道路建设,推进惠大高速辅道改造,推动皇后大道、良湖大道连接线等道路建成通车;

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个。

2.构建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加快推动惠阳三和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建成启用区第二人民医院一期、区儿童医院一期;

深化新圩镇、镇隆镇中心卫生院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联体合作,完成沙田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基本标准、45%达到推荐标准。

3.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加力推进惠阳高级中学新校区等项目建设;

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570个、公办幼儿学位270个;

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打造18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

4.提升“一老一小”覆盖水平

纵深推进“未来社区”建设;

着力建设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5个以上。

5.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深化基层党组织强基工程,村民小组长党员比例基本达到50%;

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成区、镇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并实体化运作。

3实施城乡风貌提升行动,展现人居环境新魅力

01

推动整体风貌连线连片提升

健全完善农房建设全过程管理制度,推动3100栋以上农房风貌品质提升;

巩固提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成效,持续加强“六乱”整治;

持续推动区域内重要交通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02

巩固提升典型镇建设水平

所有镇达到省级典型镇标准;

扎实推动新圩小城市标准建设工作;

巩固提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分类建设水平。

03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化“7+10+12”典型村培育工作;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

04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走廊”建设

制定实施《惠阳区“美丽乡村走廊”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按照“一廊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的原则,串点成线连片打造“将军故里·红色客乡”“凤栖良田·山水美景”等2条“美丽乡村走廊”。

05

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升级改造城镇老旧管线63.5公里;

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9万吨/日,新建收集管网80公里;

升级改造31.4公里“四好农村路”,新增10个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

打造5个新时代电气化村;

新建5G基站340座,全区所有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

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完成淡水河先行段项目建设任务,动工建设淡水河防洪排涝工程(一期),加快推进淡水河防洪排涝工程(二、三期)前期工作。

06

提升县镇村绿化美化品质

推动城市“绿网”慢行系统建设,带动沿线生态环境提升;

新增或提升“一村一公园”18个;

推动乡村绿化种植苗木11.4万株以上,建成1条乡村绿化景观带;

实施林分优化提升4400亩、森林抚育提升1.3万亩;

健全乡村绿化全链条植树护绿管理机制。

4

实施集成式改革创新行动,

激发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1.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

制定实施《惠阳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持续深化村组运行机制,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

探索推进组级集体经济收入提留试点。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积极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

探索宅基地规范管理、自愿有偿退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机制。

3.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完成区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

加快推进已批复三和街道、新圩镇单元实施方案项目的施工建设。

4.推动资源要素下沉

推动建立镇街履行职责事项清单;

持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百千万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深化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

5实施社会力量动员行动,凝聚各方参与向心力

1.激发企业参与热情

持续深化推动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

深入推动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

深化“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百会助百镇(村)”“6·30”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行动。

2.有效动员群团组织

做实工会消费帮扶;

组建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发不少于380个大学生返乡实习岗位;

推动镇村选取条件较好、群众支持的行政村率先连片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培育发展庭院经济。

3.持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持续开展“百千万夜话”;

深入推进“双百行动”;

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支持计划;

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侨胞等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

来源:惠阳发布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