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安心网”,夯实消费底气!东莞保险业持续升级服务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9-26 08:26

在东莞经营水果店的彭女士一家,险些因生活压力退掉投保多年的保单。在保险人员的沟通下,她选择了分期续保,命运在3天后迎来转折。彭女士确诊“甲状腺乳头癌”,28万元理赔金迅速到账,并豁免后续所有保费。“差一天这份保障就没了,这笔钱救了急,让我们看到希望。”彭女士的丈夫吴先生感慨道。

这次“虚惊一场”的经历,正是保险机制为市民“托底”的生动缩影。在东莞,随着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保险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风险补偿,也同样是消费信心的稳定器与激活消费潜力的隐形支撑。越来越多市民在拥有充足保障后,更敢于将收入转化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实际消费。

保障兜底,消费更有底气

曾有保险消费者考虑退保,但风险保障的缺失可能让家庭在突发状况前陷入困境。东莞保险业通过持续升级服务,强化个人和家庭保障,为市民消费信心构建起坚实后盾。

东莞平安人寿推出“添平安”保险+服务解决方案,整合医疗、健康、养老等资源,提供“保险+居家养老”“保险+康养社区”等多样化服务,让保障体验更省心、省时、省钱。30年来,公司已累计服务客户超175万人次,赔付金额突破79亿元。

2025年4月,东莞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莞家福”升级上线,在保持168元/人/年保费不变的基础上,降低了起付线,新增了未成年参保人心理疾病药品费用保障、“防癌莞家”早筛服务和线下折扣购药服务,实现“一降三增”。

“参保人到定点药店购药,可享受至少9折优惠,慢性病用药负担明显减轻。”“莞家福”共保体代表介绍。推出3年来,“莞家福”累计参保超262万人,减轻群众负担近2.66亿元,超26万人次、数万个东莞患病家庭因“莞家福”受益。

保险成为交易“催化剂”

保险业深度融入东莞经济生态,不仅让消费者安心,更直接嵌入消费链条,成为交易活动的“催化剂”。

今年的荔枝季,“荔香满莞·平安助农”活动在东莞樟木头镇金河社区火热开展。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通过“工会采购+消费助农”模式,以超880份荔枝采购订单、超16万元助农资金,持续强化“消费助农”与“保险护农”的协同效应。

此外,航延险、旅游险、退货险等场景化产品,将保障嵌入日常消费各个环节。在商贸领域,东莞多家险企推出贸易信用保险,为企业出口风险“兜底”。“保险参与进来,相当于给我们的交易加了一道安全锁,心里更踏实。”东莞某灯具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在政策支持下,参与投保的外贸企业还将获得实缴保费不超过30%的支持,每家企业最高可获50万元,政保合作让企业敢于接大单、拓展新客户。

守护乡土,托起“心安”丰年

在农业领域,保险不再只是灾后赔付,而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陪伴。在今年的东莞市春耕生产现场会上,东莞人保财险展示了与市农科中心合作共建的荔枝智能防灾减损示范园。园区集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AI技术,通过34个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荔枝生长数据,结合云端分析预测长势、评估风险,生成精准农事处方。

据了解,为构建农业保险“保防救赔”服务体系,近年来,东莞各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强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对接、交流和合作,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效能与风险防控能力。2024年全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险种达到32个,地方特色创新险种3个,农业保险投保面积约19.72万亩,为农户提供超10亿元风险保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为全市农业生产“遮风挡雨”。

一张保单,一路心安。在完善的保障体系支撑下,东莞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正转化为“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的现实动力。

■案例

强降雨袭击东莞,人保财险高效理赔

日前,东莞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厚街、樟木头、塘厦等多个镇街受灾严重,多户农房进水,农田受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到较大影响。

面对灾情,东莞人保财险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奔赴一线。在樟木头镇樟洋社区,李伯望着浸泡半天的房屋心疼不已:“这房子住了30多年,墙根都泡裂了。”查勘队员迅速上门测量登记,开启快速理赔通道。在塘厦镇,刘大姐家定损次日就收到3.2万元赔款,她随即请工人修缮房屋。

此次救灾中,公司同步启动农业保险“保防救赔”应急服务。暴雨导致洪梅镇水稻倒伏、虎门蔬菜基地被淹,查勘人员冒雨作业,首批3单农险赔款6.1万元在灾后当日即完成汇款。截至灾后次日,公司共受理农险报案22起,估损94万元。

东莞人保财险通过政策性保险为受灾群众筑起坚实保障。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保险理赔的有效支撑,极大增强了农户恢复生产的信心,展现了东莞保险业在灾害应对中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撰文:杨劭昀

来源:南方日报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