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英国伦敦和中国青岛同步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38)。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的权威“晴雨表”,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五大维度,对全球120个金融中心完成评估排名,其中金融科技专项排名中香港首夺第一、深圳升至第二的表现引发广泛关注。
本期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与上期保持一致,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但内部竞争持续加剧。其中,十大金融中心明确分化为两大梯队:纽约(766分)、伦敦(765分)、香港(764分)、新加坡(763分)构成第一梯队,相互间评分差距仅1分,其中新加坡较上期飙升13分,升幅最为显著,而纽约评分微降3分;旧金山至首尔组成第二梯队,评分集中在749至754分之间,相邻城市差距同样仅1分,与第一梯队整体相差近10分。
全球金融市场预期持续向好,整体平均评分较上期上升0.6%,50个金融中心排名上升,19个保持不变,51个出现下降。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略有改善且通胀回落,主要经济体前景稳定,推动金融从业人员保持乐观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调查显示,监管的可预测性、灵活性、质量及响应速度已成为影响金融中心发展的关键因素。
亚太领先金融中心评分超越北美。区域竞争中,亚太地区表现亮眼,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平均评分首次略超北美,西欧则紧随其后,三大区域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亚太有6个金融中心进入全球前15,地区平均评分上涨1.27%,仅1个中心评分下降;北美平均评分上升0.56%,但14个中心中有4个评分下滑,温哥华排名较上期下降11位。
中国内地12个入围金融中心全部实现评分上涨,8个城市排名提升。上海(全球第8,751分)、深圳(全球第9,750分)稳居全球前十,二者在五大评估维度中均跻身全球前15,其中深圳金融业发展水平位列全球第5。西安排名飙升9位至全球第82,杭州、大连分别上升5位和4位,广州、成都等城市也实现位次提升,仅北京排名微降2位至第22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余鹏指出,深圳的亮眼表现得益于股票债券交易量、物流便捷度等硬指标领先,以及人才政策的持续发力。
金融科技领域呈现鲜明的中美主导格局,前二十名中,中美各占6席。香港以760分首夺全球第一,深圳以756分创下历史最佳排名位列第二,上海则跃升9位跻身前十。粤港澳大湾区已有3座城市进入金融科技前十,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集聚区。尽管新加坡、伦敦等城市排名稳步提升,区域多样性初显,但中美仍保持明显优势。
南方+记者 李荣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