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占全国1/5,7市增速跑赢全省|珠三角半年报观察③

珠三角观察 2025-08-05 09:00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珠三角9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作为全国外贸重镇,珠三角继续发挥着“稳定器”与“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这份4.38万亿元的半年报答卷,既是外贸发展的里程碑,更标志着新的起点。“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珠三角外贸表现平稳,较好应对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各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加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发挥更大作用。”

数据来源:珠三角各市统计局、商务局、海关部门等

肇莞穗增速领跑珠三角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进出口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2.9%的增速。珠三角区域内,肇庆、东莞、广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7市表现尤为亮眼,增速均跑赢全省及全国水平。

广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创历史同期新高。从增长贡献看,上半年广州市贡献了超过800亿元的外贸增量,对全国和广东的外贸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3.1%和46.7%。出口增长25.2%的表现位居外贸十强城市首位。

广州港南沙港区。

广州港南沙港区。

“跨境电商+产业带”成为广州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跨境电商进出口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43%,贡献了广州超40%、广东近20%的外贸增量。同时,南沙港区外贸航线拓展至174条,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多个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超610.6万TEU,同比增长25.4%。

东莞上半年进出口货物总值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居广东省主要外贸城市首位,拉高同期广东外贸整体增速2.4个百分点,二季度进出口规模较一季度环比增长10.3%。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玩具出口99.7亿元,覆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当地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和15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的完整产业链,白明分析认为:“东莞外贸面临压力较早,包括玩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作较早,如今其外贸风险应对能力相对更强。”

肇庆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208.3亿元,以同比增长16.7%的增速一骑绝尘。其上半年外贸出口150.1亿元,增长10.5%;进口58.2亿元,增长36.4%。仅6月单月,外贸总值39亿元,增速跃升至22.5%。

剖析肇庆外贸增长动力,源于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尤其是民营企业贡献显著。上半年,肇庆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105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96家。民营企业进出口131.3亿元,增长22.1%,占进出口总值63%。出口结构亦呈现积极变化:机电产品出口74亿元,增长15.9%,占出口总值49.3%;高端装备增长22.4%;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70.2%。内需扩大则带动进口趋稳,金属原料、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增长59%、48.6%、22.3%。

深圳上半年外贸进出口2.17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其中,出口1.31万亿元;进口8588.6亿元,同比增长9.5%。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肇庆、广州、东莞三市的外贸高速增长以及深圳进出口规模的总量优势,为广东乃至全国外贸注入暖意。

一减一增背后的外贸韧性

观察广东1—6月各月进出口数据,虽在5月因“对等关税”影响增速短暂承压,同比增长0.8%,又迅速反弹,6月单月同比增长扩大至3.9%。这一韧性背后,是珠三角积极调整外贸战略,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的成果显现。

数据来源:珠三角各市统计局、商务局、海关部门等

数据来源:珠三角各市统计局、商务局、海关部门等

具体来看,珠海上半年对东盟、中国台湾地区、非洲和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2.4%、45.9%、8.3%、26.3%;中山上半年奋力开拓欧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多元化新市场,逐步打破对单一传统市场的依赖。

江门上半年对欧盟、东盟、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增长7.9%、12.8%、7.2%;同期对拉美、中东17国、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强劲,分别增长11.7%、20.5%、47.3%。其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64.8亿元,增长15.7%,占其外贸总值48.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12.8亿元,增长6.1%,占22%;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130.3亿元,增长10.1%,占13.5%。作为全国三大摩托车产业基地之一,江门摩托车出口额达88.1亿元,同比增长53.7%;

肇庆上半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1.3亿元,增长32.6%,占同期肇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3.8%;对非洲进出口15.4亿元,增长1.9倍,占7.4%;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5.7亿元,增长30%,占36.3%。

广州的多元化市场拓展也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对欧盟进出口1052.4亿元,增长30.5%;对东盟进出口1019.1亿元,增长36.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824.1亿元,增长26.2%。第137届广交会上,广州企业依托主场优势,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成员国采购商,意向成交额达27亿美元。

全省层面,上半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9万亿元,增长3.8%,占广东进出口总值39.3%;对非洲、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8.5%、23.1%。快速切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和非洲市场,有效对冲了欧美需求减弱的压力,为珠三角外贸全球布局增添多元拼图。

数据来源:珠三角各市统计局、商务局、海关部门等

联动港澳提升通关效率

香港和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成员,是多个珠三角城市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珠三角外贸抵御外部风险、开拓新增量的战略支点。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外贸成绩单便是例证:货物进出口总值2608.6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约三分之二。其中,对香港进出口592.4亿元,同比暴涨90.2%,占该片区进出口总值22.7%,香港跃居前海第一大贸易伙伴。放眼全省,香港是广东第二大贸易伙伴,上半年粤港进出口额达5668.5亿元,增长7.9%。

太平山顶俯瞰维港夜景

太平山顶俯瞰维港夜景

加强与港澳联动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珠三角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其核心在于优势互补、规则衔接、平台共建、要素畅通,即通过深化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金融专业服务支撑、共同拓展新兴市场与业态、推动规则标准对接,构建更具韧性、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区域外贸生态体系。

上半年,珠三角城市与港澳海关协同推进“跨境一锁”改革:使用符合两地标准的电子关锁施封的监管车辆,在深圳湾、文锦渡、皇岗、莲塘、港珠澳大桥、横琴等6个过境口岸可实现智能卡口自动验放。此举有效节约企业物流成本约28%,压缩运输通关时长约30%。该改革经验已复制推广至湖南省和福建省,成功联通内地76个及港澳17个(香港13个、澳门4个)清关点。

拱北海关在横琴合作区创新推出“粤澳联合一站式”验放模式,横跨粤澳分界线建设一体化车辆验放通道。通过内地、澳门5家查验单位在同一卡口通道联合作业,实现跨境车辆“一次排队、一次采集、一次放行”,车辆即到即走已成常态,目前横琴口岸客货车日均通车多达8500辆次。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日前表示,亚洲各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内地经济继续稳步增长,以及香港与不同市场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应继续支持商品贸易表现。

随着粤港澳各项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珠三角正加快深化“组合港”“跨境一锁”等通关便利化改革。有望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中,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全国外贸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策划:何山

撰文:南方+记者 朱紫强 刘亮

编辑 叶颖诗 张晓晨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