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城的春天,当其他地方春意还在萌动之时,韶关浈江的春日百花已陆续盛放,黄花风铃木、紫荆花、木棉花、郁金香、油菜花……缤纷而至。在鲜花的装点下,浈江一片姹紫嫣红!
启明路宫粉紫荆。
启明路宫粉紫荆。
解放路。
解放路。
谈起浈江,人们往往会想起坐拥风采楼、韶州府学宫、通天塔、韶阳楼、百年东街等古色古香的浈江。而今,“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正在成为这座古色古香名城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张名片。今年以来,浈江区紧紧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多管齐下做实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实现了从参与力量、绿美模式、管护效果到生态价值的四大转变,为韶城增添了一抹绚丽的生态底色。
突出全民增绿,参与力量从“单兵战”到“团体战”
党员带头,化身增绿“排头兵”。浈江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开展“2025年深入推进绿美浈江建设”新春植树活动暨年度“植树月”行动等,累计植树4000多株。区、镇、村三级党组织开展以“和美乡村建设”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600多场(次),近2000名党员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增绿添美活动,累计植树18000多株。
新韶镇积极打造美丽庭院。
新韶镇积极打造美丽庭院。
群众发力,成为增绿“先锋队”。镇、村两级通过流动车“小喇叭”播放植树音频、入户走访宣传植树意义、发放植树邀请信、村庄主要出入口张贴植树宣传标语等方式,发动6000多名群众参加植树活动,植树16000多株,营造了“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东堤路段绿道。
东堤路段绿道。
企业助力,充当增绿“生力军”。通过“浈江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2025年度“浈江有你更绿美”乡村绿美公益活动倡议书》、“浈江发布”视频号发布《今朝“浈”绿,“江”来更美》绿美建设视频,公布了捐款银行账号,宣传浈江区绿美建设工作,发动了一批企业、爱心人士捐款85.9万多元。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动员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浈江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发动社会各界捐助树苗和资金累计222.36万元。
浈江大力发展绿美产业,规模化种植鹰嘴桃。
浈江大力发展绿美产业,规模化种植鹰嘴桃。
启明北路的三角梅沿路盛放。
启明北路的三角梅沿路盛放。
突出示范引领,绿美建设从“种盆景”到“塑风景”
科学规划,画好绿美建设“施工图”。综合运用村庄航拍图、镇国土空间规划,画好绿美建设施工图。以村小组为单位采取单独或联合编制形式制定“一图一表一说明”129张,为村庄绿美建设工作提供指引。
阅丹公路犁市镇黄竹村牛栏前村小组路段。
阅丹公路犁市镇黄竹村牛栏前村小组路段。
摸清需求,算好绿美建设“一本账”。浈江区绿美专班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摸排绿美建设工作,建立苗木需求台账。调研中指导23个村41处按照打造示范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苗木。推动腾挪边角地、空闲地、拆违地等植绿空间17.2万平方米,为打造示范带奠定坚实基础。
韶关樱花公园的黄花风铃木。
韶关樱花公园的黄花风铃木。
示范引领,打造绿美建设“新样板”。近年以来,结合“百千万典型村”培育工作,打造了十里亭湾头村文旅融合精品森林乡村、新韶大陂村绿产融合“新韶龟谷”等一批绿美示范点。
十里亭镇湾头村一角。
十里亭镇湾头村一角。
突出长效管护,绿美底色从“一时美”到“持久美”
创新机制,促绿美管护“常态化”。浈江区将全区划分为区、镇、村、村小组四级网格,发动村“两委”干部、党员、邻长、护林员、志愿者近1000人充实到网格中,落实常态化巡护。今年以来,区、镇、村、村小组巡林6300多人次,形成责任明晰、协同高效的管护格局。
韶关学院樱花季。
韶关学院樱花季。
党群联动,促绿美管护“大众化”。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单位工会活动、一线宣传宣讲活动600多场次,带动30000多名群众参与苗木日常管护工作。
帽峰公园。
帽峰公园。
技术支撑,促绿美管护“专业化”。坚持“靶向用才”,从区农业、林业、市政、自然资源等部门选取8名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的绿化专业人才,组建1支区级乡村绿化技术团队,蹲点指导镇村开展乡村绿化。
浈江区江山樾小区前的金鱼花。
浈江区江山樾小区前的金鱼花。
橙红色的炮仗花倾泻而下,犹如瀑布一般。
橙红色的炮仗花倾泻而下,犹如瀑布一般。
突出绿美转化,绿美实现从“好风景”到“好钱景”
发展绿美产业,让绿美生态成“金名片”。依托广铁集团梅村林场优质林地,种植1.6万亩油茶,发展形成了集油茶种植、加工、观赏于一体的有机生态产业链,年产值超8000万元,吸纳园区周边村民就业超200人,人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依托三雄农业、溋丰油茶、金果园沙田柚等特色绿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引进6个绿色农业产业,流转土地4800亩,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300余万元。
坝厂黄皮。
坝厂黄皮。
建设绿美景观,让绿美生态成“网红点”。打造了阅丹公路绿美生态观光游示范带,同时在该示范带上打造“翠竹林”和“同心树”绿美景观,成为韶关市民最火的网红打卡点。结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了大陂—水口—湾头绿美乡村体验示范带,吸引大批市民前来打卡。结合典型镇村建设,在犁市镇打造了2公里美丽河道、“犁好犁市”口袋公园、彩虹码头等绿美景观,成为群众休闲打卡的好去处,获得群众的点赞。
十里亭腊石村的美丽油菜花。
十里亭腊石村的美丽油菜花。
打造绿美景区,让绿美生态成“聚宝盆”。打造了超1000亩的韶关樱花公园,以及古树保护与历史研学相结合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等绿美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增加了全区旅游收入,带旺绿美景区周边消费。
阅丹公路。
阅丹公路。
浈江区在绿美建设中实现的“四变”,是生态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实践。未来,浈江区将持续巩固绿美建设成果,进一步挖掘生态潜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让绿美浈江成为韶城生态文明建设的闪亮名片,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续写生态与发展共荣的新篇章。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浈组 浈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