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作为惠州首个千亿工业街道,去年,陈江街道在2023年重返千亿的基础上,继续铆足干劲拼经济,在要素保障、项目引进、产业发展上发力,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9.2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65.7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陈江街道将围绕“GDP增长5%以上”的奋斗目标,持续抓好项目动工、竣工、投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同时,充分挖掘第三产业潜能,促进多业态服务融合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
年内预计16宗项目竣工投产
在位于陈江街道石圳小学旁的一处建设用地上,地勘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不久的将来,这片2.3万平方米的土地将成为惠州市多科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多科达”)的生产研发基地。
多科达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服务新能源锂电池、铜箔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生产,以及非标自动化设备研发等多个领域。



(惠州市多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雪川接受采访,时长共59秒)
陈江街道一手推动老树发新芽,一手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我们去年实现营收2.3亿元。”多科达副总经理赵雪川介绍,近年来企业快速发展,生产空间愈发紧张,现有的4个厂区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为此,该企业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了拿地需求。
在申请拿地的过程中,多科达感受到了来自陈江街道的贴心服务。“陈江街道并没有因为我们体量小而忽视我们,而是看到我们进军的行业领域的发展前景。”赵雪川表示,陈江街道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申报材料并跟进项目进展,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我们预计今年12月完成主体建设,明年三、四季度部分投入运营。”赵雪川说,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近年来,陈江街道不断强要素、优服务,助力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据悉,2024年,陈江街道完成23宗可供地块征收、总面积98公顷,破解了一批征地历史遗留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去年,宇豪新能源、多科达等22宗新项目顺利落地,朗华、朗峰等12宗项目动工建设,辰奕智能、创想三维等11宗项目竣工投产。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陈江街道组建了“百名党员进百企”服务企业先锋队,由街道党员干部挂钩服务重点企业,及时关注和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此外,该街道还联合区直部门,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和员工子女入学问题;办好产业供需对接会、企业选品会,帮企业找订单、拓市场。
“当前,正是项目建设的攻坚时期,27个重大项目建设方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赶工期、抢进度。”陈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芦俊超介绍,今年,该街道预计16宗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约116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29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
稳住工业重镇经济底盘
与TCL华星惠州工厂一路之隔的惠州迈腾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惠州迈腾”),是一家专注于网络通信与物联网产品的研发制造企业。作为深圳市迈腾电子有限公司最大的制造基地,这里生产的无线路由器、智能音箱、光猫等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在陈江的基地2022年投产,至今整机出货累计达5000万台,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20%左右。”惠州迈腾副总经理黄伟介绍,随着海外市场的发展以及新客户的拓展,该公司计划今年启动建设二期项目,投产后惠州制造基地年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



(惠州迈腾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伟接受采访,时长共37秒)
陈江街道一手推动老树发新芽,一手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据他透露,惠州迈腾出口海外的新款路由器,应用了最新的Wi-Fi 7无线技术。这款产品连接速率高达19000Mbps,接入设备数、覆盖范围以及场景智能优化方面都满足了未来家庭的用网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行业正加速迈向全屋智能化的时代。“未来的全屋智能是有感知能力的主动智能。”黄伟表示,迈腾正联合高校开发Wi-Fi感知相关产品,积极抢占全屋智能发展先机。
和惠州迈腾一样,多科达也有不少凝结着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品,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这是一台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注液全自动生产设备,每小时能完成2000—3000个电芯的注液。”赵雪川介绍,电解液注液是电池生产的核心工艺,目前行业内注液设备还是半自动化为主。多科达研发生产的这套设备不但能实现全自动化,而且还具有生产效率高、注液精度高、生产周期长等特点。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放眼陈江街道,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方兴未艾。
“今年,我们将一手抓传统产业,推动老树焕新芽;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和壮大产业堆头。”芦俊超介绍,陈江街道将继续稳住工业经济底盘,依托省、市、区惠企政策,推动一批灯饰、五金等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提标升级;依托仲恺软件协会和运营商,推动50—6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与此同时,陈江街道将加强高企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争2025年推动高企申报150家,高企存量突破360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家,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聚焦第三产业
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
漫步在陈江街道的大街小巷,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的五一大道美丽示范主街从传统消费场景中异军突起,成为城市形象新IP;天益城、鑫月广场等传统商业综合体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持续带旺周边商业氛围;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助力下,产业工人与田园风光“双向奔赴”,让乡村逐渐成为消费新主场……
“我们工业基础雄厚,业态多元,人流、物流优势明显。”芦俊超表示,陈江街道在稳住工业基本盘的同时,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聚焦第三产业,实施街道“旺相·万象”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促消费,支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陈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芦俊超接受采访,时长共1分35秒)
陈江街道一手推动老树发新芽,一手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一方面,试点推进高品质商圈建设,对五一新天地商圈进行持续改造与有序引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尤其是,擦亮“幸福水”品牌和东楼古村落文化底色,推动幸福绿道、水上运动基地、山水综合文旅等项目落地;有序推进甲子圩文创艺术园和三丫农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更多便民服务与文娱空间,进一步带旺陈江。
人气旺、活力足,离不开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今年,陈江街道将继续扎实推进“三线”整治、废品站治理和流动摊贩疏导点示范建设,力争建成5个流动摊贩疏导点和1个网红夜间经济示范点;协调推进金茂市场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垃圾收集点和垃圾分类小公园,完成甲子路房屋外立面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支持强村强社公司发展,抓实“一村一品”建设,推动一批项目落地建设。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通讯员 刘素梅 惠仲宣
视频后期:南方+记者 王昌辉
视频素材:恺视网和企业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