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东莞市咖啡与茶饮协会会长方顺萍:立足潮流文化,打造东莞特色咖啡节

作者 章倩倩;王颖 2025-03-27 21:19

今年以来,“东莞-湾区国际咖啡文化节”(下称“东莞咖啡节”)成为年轻人关注的“顶流”活动,从南城、松山湖到虎门,“咖啡+”的全新体验圈粉来自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游客。近日,南方日报专访东莞市咖啡与茶饮协会会长方顺萍,谈一谈“东莞咖啡节”的流量密码和未来发展。

南方日报:近两年,东莞咖啡节的影响力持续攀升,吸引了大湾区各大城市游客、市民纷纷打卡,其中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方顺萍:“东莞咖啡节”的流量密码首先是活动选址,我们将地点选在了莞香印巷大草坪,区别于传统商圈、展馆,为啡友们打造出轻松愉悦的休闲空间,品牌主理人借此传递咖啡文化,让咖啡节不止于消费,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

其次,咖啡品牌多元、品类丰富。活动集合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江门等16城超90家知名品牌。还有东莞本土潮牌、烘焙甜品、咖啡器具集中亮相;经典咖啡、特色单品、“烧鹅味”创意咖啡等亮点十足,满足不同口味需求,实现一站式打卡。

此外,“东莞咖啡节”内容精彩,体验多元。举办专业赛事,为咖啡师提供交流舞台,也让观众大饱眼福;开展品牌分享会、爵士音乐会等文化活动,打造咖啡与文化交融的盛宴;融入机器人咖啡师科技元素,举办相亲会、招聘会、萌宠互动活动等,构建沉浸式社交场景。

最后,全城联动,优惠助力。活动采用“1主会场+6分会场”模式,以南城为核心,辐射多镇街园区,联动超千家门店,打造全民咖啡盛会。东莞各大银行提供满减优惠,联合滴滴推出打车折扣,现场还有惊喜刮刮乐,让游客尽享实惠。最后,东莞交通便利,大湾区市民、游客出行成本低。

南方日报:目前,你认为东莞咖啡节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或学习的地方?

方顺萍:尽管东莞咖啡节已成功举办三届,收获众多关注,但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学习之处,以更好地打造潮流咖啡名城,助力本土品牌崛起,与东莞的城市名片相融合。

在品牌建设与交流方面,虽然咖啡节已经吸引了不少外地品牌,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应引入更多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外地品牌,利用这些品牌自身的粉丝基础和流量,吸引更多爱好者关注东莞咖啡,进一步提升东莞咖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东莞走向全国。同时,为东莞本土咖啡品牌搭建更多与成功案例接轨交流的平台,通过经验分享、合作交流等形式,助力本土品牌更科学高效地成长,培育出更多具有东莞特色的本土知名品牌。

在活动创新与体验提升方面,相比商业化运营成熟的咖啡节,东莞咖啡节可在活动形式和体验上继续创新。例如,结合“潮流东莞”的城市名片,融入更多潮流文化元素,举办潮流咖啡创意大赛、咖啡文化潮流秀等活动;结合“篮球城市”名片,开展篮球主题咖啡快闪店、篮球明星与咖啡互动等活动;依托“东莞藏茶之都”,探索咖啡与茶的跨界融合体验活动,如举办咖啡与茶的品鉴对比会,研发茶咖融合的特色饮品等,为参与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

南方日报:接下来,协会针对咖啡行业发展有哪些计划?

方顺萍: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促进咖啡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产业协同,利用东莞完整的咖啡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产业集群,发挥规模与协同效应,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咖啡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二是推动文旅融合,以东莞咖啡产业链核心区(南城、莞城、东城、厚街、横沥)为据点,举办咖啡文化节、品鉴会、公益课程、专业赛事等活动,加速咖啡主题文旅项目落地,将咖啡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吸引大湾区消费者,拓展产业边界,提升东莞咖啡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速数字化进程,希望能尽快推出东莞咖啡地图,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指引,搭建行业数字化展示与交流平台,促进咖啡文化传播与行业信息流通,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四是深化交流合作,加强与湾区咖啡行业协会及国内外同行的互动交流,学习先进创新经验,积极培育本土咖啡品牌,助力品牌走出东莞,大力推动咖啡设备产业,开拓更广阔市场,提升东莞咖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

五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人社、社会培训等教育机构合作,完善咖啡专业课程体系,举办专业培训、讲座,邀请国内外咖啡专家授课,提升会员企业员工和咖啡从业者的专业水平。

采写:南方+记者 章倩倩 王颖

图片来自东莞南城融媒、松湖宣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