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政经观察丨“以前果树只结果,没想到开花也挣钱”

南方+  2025-03-12 11:17

南国的春天,姹紫嫣红。

1月底的梅花,2月初的李花,3月的桃花、荔枝花,再到4月初的梨花……冬去春来,汕尾陆河、清远连州、河源连平、茂名高州和信宜等地特色水果产业带的果树依次开花,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赏花热潮。

笔者从各地采访了解到,这些并不是野外星星点点的小规模花丛,而是各地特色水果种植区进入花季后形成的连片花海,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也形成颇具规模的赏花经济。各地通过举办赏花节,以及完善配套、联合周边景点形成春游路线等,将以前自发的赏花游发展成规模化的春季赏花经济。

各地兴起的赏花热不仅形成“春天赏花、夏季品果”的花果经济链、提升岭南特色水果产业附加值,也不断丰富各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进一步带旺乡村经济,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水果产业带开出“致富花”

春风拂面,桃花灼灼,眼下正是河源连平县鹰嘴桃桃花盛开的季节。走在该县上坪镇小水村鹰嘴蜜桃种植林,万亩桃树进入花季,桃树沿着山坡种植,绯红的桃花次第开放。

连平是“中国鹰嘴蜜桃之乡”,鹰嘴蜜桃种植面积8.8万亩,水果年产值约21亿元。2月底,连平以桃花为媒,在上坪镇举办桃花旅游文化周,游园、徒步、相亲大会、集体婚礼、美食节等活动精彩上演,吸引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游客约50万人次。

桃花不仅带来游客,也带动当地民宿、餐饮业和土特产销售。“一到桃花节,房间便供不应求。桃花和鹰嘴蜜桃等文旅活动,一年能带来纯利润7万元!”在小水村经营民宿与农庄的冯英雄表示。

“以前这些果树只管结果,没想到开花也能挣钱!”在清远连州市九陂镇南石塘村,千亩桃花盛开,将层山染成了红色,吸引不少老广来打卡。

南石塘村从2014年开始发展花果经济,陆续种植4000多亩水晶梨、鹰嘴桃等水果,成为小有名气的“水果村”。随着“花果经济”的兴起,很多大湾区游客前来赏花摘果。“村里也因此开了两间农家乐,带动蔬菜、土鸡等土特产销售!”南石塘村党总支书记沈瑞方说。

翁源龙仙镇李洞村水墨桃花正在绽放。李沛年 摄

翁源龙仙镇李洞村水墨桃花正在绽放。李沛年 摄

中国九仙桃之乡韶关翁源县,桃花也正开得灿烂。

在翁源龙仙镇李洞村桃花谷,桃树生长于石头之间,树形奇特、枝干遒劲,加上盛开的桃花,放眼望去,宛若一幅水墨画,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观赏。“我们这儿海拔高、果实甜,很多大湾区游客春天赏花会留下果农联系方式,等桃子成熟时再来采摘或预订邮寄,基本上桃子还在树上就已经销售完了。”翁源龙仙镇党委副书记刘星星说。

翁源盛放的桃花。

翁源盛放的桃花。

桃花盛开带来各地赏花热,刚刚谢幕的梅花和李花也惊艳了广东人的初春。

1月中旬至2月上旬,在“中国青梅之乡”汕尾陆河,当地青梅进入近1个月的梅花观赏季。

在有上万亩青梅的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梅园,梅花花瓣洁白,整个梅园宛如覆盖了一层雪。陆河全县种植青梅约12.5万亩,共有15处大规模的梅园,该县也借机举办梅花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包括赏花、非遗展演、寻梅徒步等,梅花节期间共接待游客约70万人次。

在以梅得名的梅州,初春赏梅也是当地群众喜爱的文旅活动。在梅州梅县区城东镇潮塘村,有千年古梅树观赏,在梅江区周溪村,村里周溪河两岸种植了梅花树近3000株,梅花季日均吸引游客数千人。

茂名信宜是三华李之乡。2月初,在信宜钱排镇,10万亩三华李花开烂漫,由山脚开到山顶,花团锦簇、鲜艳洁白。信宜三华李种植面积稳定在32.8万亩,产业链产值达53.2亿元,钱排镇三华李种植面积约占1/3。今年,信宜举办长达21天的李花节活动,包括赏花、相亲、水上花灯祈福、非遗巡游、打铁花等活动,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

接下来的1个月内,最让广东人期待的还有梨花和荔枝花。

除鹰嘴桃外,清远连州种植了6万亩的水晶梨,分布在连州西江、星子、龙坪等镇,每年3月底盛放。与粉红艳丽的桃花不同,梨花白花黄蕊、香气清新、美丽动人。

广东荔枝产区较多,利用荔枝花打造赏花经济的,茂名高州走在前列。

“村里的特产店、农家乐生意已经热起来了,民宿预订也很火。”根子镇柏桥村老张家民宿主理人张炳芬说。目前,高州荔枝林枝头上已爬满花苞,再过几天,一年一季的高州荔枝“赏花叹蜜”季即将开启,届时,在高州根子镇,连绵起伏的荔枝林里鹅黄的花朵将簇满枝头。每年,高州都举办荔枝节,并面向游客推出荔枝定制活动,提前预售当季荔枝。荔枝赏花季也带动荔枝花蜜和荔枝干等土特产销售。

花果经济形成文旅新热点

各地水果种植带为何能发展起赏花经济?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燕雨林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岭南特色水果的规模化种植,形成的花海具备较强的观赏价值,此外各地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将农文旅作为工作重点,因此分布广、人气高的果树开花季能发展起赏花经济也就顺理成章。

迅速兴起的赏花热,让果农直接多了一项收入,也带动水果种植区的乡村住宿、餐饮等文旅消费。

今年大火的汕尾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万亩世外梅园景区,是由当地310户村民以土地、山林、果树等形式入股后形成。村里还开办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梅园每年文旅收入按股份分红,去年为入股农户带来数千至上万元不等的收入。

李花赏花热,也给茂名信宜带来不小的“富贵”。“每日超万人涌入村子,生意很红火!”信宜钱排镇双合村村口咖啡馆店主李妤橦说。双合村民刘金瑞家的特产超市内,三华李果脯、果酒、文创产品等在赏花季也被购买一空。在双合村开餐饮店的李老板说:“赏花季一来,从早到晚,店里餐桌翻台都翻不过来,食客一拨接一拨。”

果树的花期往往时间不长,大多持续半个月时间。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串联周边景点,打造“赏花游景”纵深游,是各地正在力推的文旅“新玩法”。

汕尾陆河县在梅花盛开期间,推出“赏梅花、泡温泉”组合路线。在距离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梅园半小时车程处,便是温泉之乡——陆河县上护镇,该镇建有多家温泉民宿和酒店。陆河将两处知名景点串珠成链,吸引游客赏梅、泡温泉,实现“1+1>2”的效果。

清远连州星子镇潭岭、潭源两个村是水晶梨主产区,梨果种植面积逾万亩,星子镇潭岭村还有知名的潭岭天湖风景区。近年来,该镇大力推介“赏花品梨游天湖”旅游路线,每年吸引众多大湾区游客前来观光。

清远连州九陂镇南石塘村的千亩桃林,距4A级景区湟川三峡仅几公里。“赏花采摘后,可再到湟川三峡登船游览。‘花果经济’每年能为景区带来10%至20%的游客增量。”连州市爱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邓谦说。

据连州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易兴华介绍,连州花果经济品种多、分布广,与周边景区形成良好互动,每年吸引逾20万人前来赏花摘果,连州花果经济年产值超20亿元。

完善配套让赏花经济“常红”

赏花经济在各地火热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配套不足的短板。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花期一般集中在半个月左右,导致赏花游客较为集中,且多为自驾,再加上景点多位于镇村、山林或郊外,因此存在停车场、卫生间不足,以及餐饮、住宿等配套跟不上等短板。

如何做好配套服务、不断提升赏花体验,让赏花经济“花好”又“常红”?

燕雨林建议,针对赏花人流较集中问题,建议各地打造“1+N”的赏花点,如梅、桃、李、梨、荔枝等时下较为火热的赏花品种,不同的县、镇均有种植,各地可选择交通条件好、离县城或镇区较近、种植规模较大、周边农文旅景点较多的种植基地打造一个大型和多个小型的赏花点,并完善交通、卫生间设施等配套,这些配套设施也能为夏季水果采摘、周边农文旅景点提供服务。“可面向大湾区游客重点打造一个赏花龙头景区,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民宿酒店、餐饮、停车场等配套,建成知名景点。”

完善配套、打造更红火的花果经济,各地也在积极行动。

河源连平县正在上坪镇鹰嘴蜜桃省级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桃花缘景区,以3A景区标准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环山步道、安防、公共厕所等设施。

清远连州市利用水晶梨、鹰嘴桃水果资源,以及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等景点,加快建成250公里“花果经济带”,成为集旅游、农家乐、赏花、采摘品果于一体的文旅发展带。

茂名信宜市在三华李第一镇钱排镇,打造“李花谷”“山水双合”景点,联动周边15个农文旅景区,打造面向广佛、粤西、桂东游客的集花果、民俗表演、农事体验、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四天三夜农文旅休闲目的地。

韶关翁源围绕东华山风景区、湖心坝客家群楼、温泉酒店等资源,并串联翁源兰花、樱花、三华李花、水墨桃花等特色景区景点、民宿村落,打造“赏花祈福温泉栖心之旅”“书堂雪海文化艺术之旅”等路线,从单一赏花经济向复合型文旅消费转型。

荔乡高州以“大景区”思维,串联多个荔枝核心产区,并高标准建设了柏桥荔博园,不断丰富荔枝花果季的游玩体验。

“赏花、摘果、农事体验等,体现了城市居民对自然的向往。”燕雨林建议,粤东西北等岭南水果主产区应抓住农旅需求爆发的机遇,用好果林资源,积极发展赏花、采摘、农事体验、研学等多种形式的农文旅业态,并因地制宜建设完善相关配套,与其他农文旅资源抱团向外推介,形成以花兴农、以旅促农、农文旅融合的良好局面。

2025年3月11日《南方日报》A12版 政经观察周刊

2025年3月11日《南方日报》A12版  政经观察周刊

  文字:张俊 范永敬 汪旭莹 黄津 张浩森 邱茜 唐音 李娇 彭骏

编辑 杨韬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