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真伪!——专项检查之“俄罗斯商品馆”!

南海市场监管 2025-01-08 17:21

近期,“俄罗斯商品馆”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商品馆以俄罗斯商品为主题,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然而,随着俄罗斯商品馆的火爆,一些问题和争议也逐渐浮现,引发了广泛的网络舆情讨论。

00:18

为进一步强化

进口食品风险管控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1月7日

桂城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

涉俄罗斯商品专项检查行动

对辖区3家“俄罗斯商品馆”

进行突击检查

本次行动

主要聚焦产品的

标签标注、购进渠道、经营宣传

关键环节

肉肠、奶粉、咖啡、巧克力

蜂蜜、红酒、燕麦片等热门食品

为重点品种

围绕产品外包装标签标识

是否规范

进口商品报关单、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是否齐全

是否存在国产商品上标注

“俄罗斯原装进口”“优质俄货”

“源头直供”等不真实产地

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用语等

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排查

检查过程中

发现1家商铺放置

容易引人误解的产品标签

执法人员督促经营者

现场进行整改

同时,执法人员向商户

宣传进口商品相关法律法规

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下一步,桂城市场监管所将保持高压态势,全力做好岁末年关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持续开展进口食品打假打非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规范市场秩序。

作为消费者

如何辨别这些食品

到底是俄罗斯进口

还是国内厂家生产?

购买俄罗斯食品

看食品标签很重要!

0

看标签是否标注产地

首先

看进口俄罗斯食品中文标签

是否标注原产地(或原产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或原产地区的名称,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如果中文标签上标明了“原产地(或原产国):俄罗斯”及“境内代理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说明该食品是进口俄罗斯食品;反之,中文标签内容中出现了国内的生产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国内的产地,或标示着中国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及执行标准,说明这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食品,不是进口俄罗斯原产的食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

0

看商品条码是否对应

消费者在挑选进口食品时,可查阅商品外包装上的商品条码,如果商品条码为69开头,则产品为国内生产,并非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

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如果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举报投诉电话12315、12345  

来源:南海区市场监管局桂城市场监管所、中国消费者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