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吃!板蓝根不防病,也不是万能感冒药,这些情况不适用……

广东科普 2025-01-16 21:12

进入冬季,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频发,

感冒、咳嗽、流鼻涕轮番上阵,

板蓝根作为许多“老广”家庭的常备药。

不少人会自行服用板蓝根颗粒,

以提前“预防感冒”,

这样真的有用吗?

哪些人不适合使用板蓝根?

服药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板蓝根并不能防病

在很多人眼中,板蓝根可谓是“包治百病”。因此,部分市民家中将板蓝根冲剂当作预防药物储备,遇到流感高发季,就让家人冲泡着喝,认为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还能强身健体。板蓝根真的有如此“强大”的功效吗?

其实这是误区,板蓝根只能缓解感冒症状,并不能防病,而且它有其适应证,超范围用药或是超剂量用药,可能导致副作用,造成肝肾功能损伤。

如果身体正常,没有热毒,服用苦寒的板蓝根反而会伤正气,降低免疫力。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弱者、慢性病患者,冬季更需注意预防感冒咳嗽。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最佳预防措施是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同时多锻炼、保证睡眠、均衡饮食以增强抵抗力。

板蓝根不是万能感冒药

中药材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它还被制成多种剂型,如板蓝根冲剂、片剂、口服液等,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医认为板蓝根性寒,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多用于治疗温热病发斑、痄腮、喉痹、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热毒症;现代研究中表明板蓝根含有机酸、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消肿等药理作用。

如果是风热感冒(即会有轻微怕风、头痛,但以发热为主,痰液浓且黄),可适当服用板蓝根。另外,今年冬季甲流高发,如果感染甲流疼痛感很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剑烽建议,也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缓解疼痛。

如果属于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怕冷、咳白痰、流清涕等),则不适宜使用板蓝根。此外,体质偏虚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泻、身体怕冷,也不适合多喝板蓝根。尤其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经常服用板蓝根易损胃气,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总的来说,板蓝根虽然是一味良药,但它并不“万能”,要根据自身情况,辨证用药。

服用板蓝根需注意

#严格按药物说明书服用:超剂量、超疗程服用均会导致危险。

#健康人士也不宜短时间内大量服用板蓝根颗粒:板蓝根性苦寒,常服易伤脾胃,引发腹泻、消化不良。

#切勿长期服用板蓝根:当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时,易蓄积中毒,损害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

#孕妇、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服用前应咨询医生。

与夏桑菊有何不同

说到家中常备药,夏桑菊也有一席之地,它和板蓝根这两种中药颗粒冲剂,不管味道还是功效,都比较相似,常常让人混淆。

从组方来看,板蓝根颗粒是只含板蓝根一种中药材;夏桑菊颗粒包括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种中药材。二者都能清热解毒,通俗讲都是“下火”,只对“实火”(即有面红目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小便黄、异味重等表现)有效。

在感冒治疗中,二者都只能应用于风热感冒,如果错用于虚火和风寒感冒,会寒上加寒,伤元气,加重病情。

板蓝根“泻火”能力更强,对于“实火”偏盛引发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还有急性扁桃体炎等见效快,夏桑菊则清热疏风效果更好,治疗风热感冒更胜一筹,而且其偏性温和,相较于苦寒的板蓝根,对脾胃影响更小,更适合老人、孩子使用;此外还可以辅助降血压、解疮毒、清眼热。

若难以判断感冒类型,

或服药后症状未缓解,

应及时就医,

切勿自行换药或盲目叠加药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