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液体修补软骨,“港澳药械通”又一新技术落地佛山

作者 李晓莉 2025-01-11 21:04

1月11日,全球前沿软骨再生技术——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ChondroFiller liquid)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下称“佛山禅医”)开展中国内地(海南除外)首例手术。患者软骨缺损,可用此新技术微创解决。

医生为患者做手术,弥补软骨缺损。通讯员供图

医生为患者做手术,弥补软骨缺损。通讯员供图

41岁的符明(化名)1年前发现自己爬楼梯时膝关节酸软,2个月前膝关节在运动和爬楼梯时疼痛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到医院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其为膝关节髌骨软骨缺损。在了解到佛山禅医引进了国外前沿的软骨缺损治疗技术,且自己的症状适合使用。为了预防他的软骨进一步磨损严重,便第一时间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此次手术是由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四届主委、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与佛山禅医脊柱关节外科主任李朝晖联合主刀。手术中,两位教授在关节镜下微创清理膝关节滑膜组织,随后在软骨缺损处注入液体状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ChondroFiller liquid,简称CF),液体状CF凝固后表面呈现乳白色,关节缺损表面平滑、完整。

医生为患者检查膝关节。通讯员供图

医生为患者检查膝关节。通讯员供图

“CF是一种可吸收的胶原蛋白植入物,注射后会在5分钟内就能快速形成稳定的生物支架,可以牢固地粘附在损伤处,同时与周围软骨无缝连接,吸引软骨细胞迁移,促进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蛋白,进而形成完整的再生软骨组织,达到治疗目的。”陈世益介绍,患者手术48小时后,就能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部分负重康复训练,运动能力也将逐渐恢复。

据了解,截至2022年,我国骨关节炎患者已超1.3亿,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肥胖等不良因素的不断发展,这些数字仍在持续上升。

李朝晖介绍,关节软骨在人体中虽然是个不起眼的部位,但它是维持人体正常运动的重要“零部件”。由于关节软骨的特殊生理结构,其一旦损伤,很难自愈,如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会引发难以治愈的骨性关节炎等,已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

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在佛山落地。

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在佛山落地。

据悉,以往软骨损伤修复治疗方式有一定局限性,比如部分软骨损伤修复手术伤口大,微骨折破坏正常骨板,术后可能生成纤维软骨等,全球该领域的技术专家与临床专家坚持探索研发,希望能为广大患者带来安全有效且便捷的治疗技术。此次引进的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就是一款全方位提升的全球创新的产品,医生可在关节镜下微创操作,无需微骨折,患者痛苦大大减少。

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ChondroFiller liquid)于2013年欧盟上市,目前在包括欧盟、马来西亚、英国、智利、哥伦比亚等20多个国家开展使用,治疗了大量的软骨缺损患者。

佛山禅医副院长梁舒镇表示,得益于“港澳药械通”政策的有力支持,此次,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在佛山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国际先进疗法在中国国内的可及性,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今后,医院将持续加速推动创新器械的落地,多方共同协作,参与临床试验和研究,争取让更多群众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治疗选择。

采写:南方+记者 李晓莉

通讯员 陈琳


编辑 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