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重点项目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形成了哪些新引擎?

南方日报 南方+  2024-12-12 11:01

时值冬月,汕头市潮阳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依旧火热,处处涌现“冬忙”场景。在圆通速递广东(汕头)智创园项目施工现场,挖土机、运输车等工程车辆来回运转,200多名工人分布在各个岗位有序作业,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大干快干、热火朝天景象。

重大项目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潮阳区积极发挥区稳投资和重点项目联合审批专班、区重大项目建设总指挥部、各专项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有力赋能全区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潮阳区重点建设项目53个,总投资606.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1.11亿元。截至10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00.9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36%;其中省重点项目3个,完成投资31.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2.21%。随着重点项目的提速建设及投产,为潮阳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形成了新引擎。

县域优势产业蓄势赋能

在位于潮阳区贵屿镇的汕头市TCL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基地,联排的车间内拆解作业十分繁忙。工人们开着小叉车运输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废旧家电至相应的上料口,自动化流水线的工人熟练操作设备完成拆解,再通过传输带送至出料口,整个拆解流程十分高效。

汕头市TCL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基地是TCL环保科技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领域的重要布局,由TCL德庆环保投资超过4亿元建设,占地面积超7万平方米,项目引入了目前行业最先进的智能化物流传输系统和自动化拆解设备,构建了集生产、仓储、运输、办公为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打造了全链条业务信息平台和循环处理追溯系统,实现了资源从回收、处置到循环利用的全程数字化实时管理。该项目已于11月中旬正式投产运营,具备每年20万吨的产品综合处理能力,其中家电回收拆解量每年可达到500万台,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

“目前整个设备、厂内的运作经营情况良好,基本上达到我们项目设计的目的。”汕头市TCL德庆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楚锐表示,项目的投产将有效解决广东省内废旧家电报废处置循环利用业务发展,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效益,也对当地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该项目从谋划到投产不到三年,是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部署要求以来,汕头全市首个投产、具有标杆引领性的项目,也是广东地区最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项目,其正式投产,将大幅度提升潮阳区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能级和质效,成为牵引潮阳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龙头。

像这样加快落地建设的龙头项目,在潮阳区还有不少。备受关注的汕头国际纺织城全面铺开建设,纺织工业园、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在建面积超250万平方米、已封顶超50万平方米,针织面辅料市场一期正式开业,6条市政道路实现通车,已招引省内外企业539家入驻。该项目总投资305亿元、占地5100亩,将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产业链最齐全的纺织服装产业综合体,是潮阳区着重打造的产值超千亿元的县域特色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将目光转向沿海区域,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同样一派火热建设场景。总投资超350亿元的华能5、6号机组、华电二期、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等一批重大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华能海门电厂5、6号机组项目均已启动建设,华电二期项目、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项目将于近期动工。该片区是潮阳区着重打造的又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县域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随着这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及投产,潮阳区“万亩千亿”产业格局日趋形成。这是潮阳区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完善产业链条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更是潮阳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建设传统产业创新示范区结出的丰硕成果。

商贸文旅经济蓬勃发展

在潮阳区金浦街道,一座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粤东海岸农商城拔地而起,人来车往,交易一片活跃。这座占地400亩、总投资30亿元的深汕协作重点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运营,有效打通农产品内需外销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农商城日交易量稳定在1400吨左右,日交易额约730万元。

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的粤东海岸农商城已于今年6月开业运营。 受访者供图

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的粤东海岸农商城已于今年6月开业运营。  受访者供图

农产品商贸业态的兴起,是潮阳区推动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依托区位优势及便利的交通条件,潮阳区正积极构建支持商贸流通体系。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潮阳全区快递业务量完成10.97亿件,增长69.26%,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目前,该区正在加快建设圆通速递智创园、广二轻现代物流园区等项目,推动区域快递中心建设。

其中,圆通速递广东(汕头)智创园项目占地约153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拟建十层综合楼、四层集运中心、三层集运中心各1栋,将作为圆通速递在潮汕地区的区域管理总部、智慧物流集运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该项目自今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多点作业,抢抓进度,计划到2026年4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试运营,2026年6月全面投产运营,预计年均处理票件18亿件以上,将为当地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

而随着潮阳文旅融合步伐的加快,不断为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如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408亩的吉之旅花溪谷项目一期开园运营,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总投资2.27亿元、面积约500亩的海门花伴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期部分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将着力打造成集农耕体验、生态观光、乡村游乐、民宿餐饮、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数字文化于一体的农文旅潮乡目的地。

今年以来,潮阳区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抓住潮阳英歌舞、“双忠”信俗等非遗文化火爆出圈契机,建立英歌舞常态化表演机制,积极举办英歌巡游展演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极大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千年古县”旅游文化经济圈已现雏形。前三季度,潮阳区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6万人次,同比增长33%。

潮阳区还谋划建设千年古县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该项目估算总投资5亿多元,总用地面积约180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9150平方米,建设包括裙楼和塔楼,设置文化展演中心、综合服务中心,配套餐厅及空中花园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当前,潮阳区积极推进潮阳英歌舞国家级传承基地和艺术研究中心建设,鼓励设计开发潮阳英歌舞、“双忠”信俗等文旅IP,鼓励开展剪纸等特色文艺精品创作,链接纺织服装、文具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创新设计、传播营销全过程,加快文旅商贸特色发展。

南方+记者 黄嘉锋

通讯员 肖树鹏 李盛和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吴夏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