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拼经济稳增长·经开区建设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市拼经济稳增长、推动经开区建设的有关工作情况。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重民,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南沙区副区长邢桦,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一级调研员郑琪,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规划师、一级调研员张越飞出席会议并介绍相关情况。
邢桦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南沙经开区”)在协同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南沙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梯队,在《南沙方案》的战略部署中被赋予“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南沙经开区坚持面向世界的开放导向,推动经开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在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跃升至第7位,实际使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分别位列第2、第5位。
在制度型开放方面
南沙全面落地对接国际高标准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加快推进自贸区提升战略16项重点任务、175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
同时,南沙还在全国率先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并成立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打造企业“抱团出海”新模式。
在与港澳规则衔接方面
南沙协同港澳推进高水平开放,搭建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创新成立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和粤澳发展促进会,汇聚港澳及国际商协会75家,并在香港设立了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
同时,南沙在跨境数据互信互认、资金跨境使用、人才跨境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和开放发展。
在深化国际经济合作方面
南沙充分发挥国际大港的开放优势,建成华南地区最大集装箱枢纽港、全国规模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累计开通国际班轮航线165条,集装箱年吞吐量近2000万标箱。
同时,南沙综保区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保持全国A类的特殊区域,汽车进出口额、船舶出口额分别增长52.9%、24.4%。
此外,南沙还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入选全国首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交易额达423亿美元,跨境股权投资试点累计获批额度达250亿元。
邢桦表示,接下来,南沙将继续高举开放大旗,以南沙经开区创新提升为主抓手,全力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进一步激发改革开放动力活力,加快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文字:刘冰汧
图片:刘伟、罗仲贤、资料图
编辑:曹绎
校对:刘嘉欣
二审:梁思静
终审:李立志、李夏同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