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潭镇人大:代表助力乡村绿化 绘就绿美生态新画卷

作者 江绮雯;贺欢 2025-03-20 19:43

3月20日,笔者从浸潭镇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部署,浸潭镇人大代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示范引领、主动作为、穿针引线、跟踪问效”四维发力,推动乡村绿化工作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能。

图为浸潭镇人大代表引领社工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江绮雯 摄

图为浸潭镇人大代表引领社工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江绮雯 摄

示范引领,凝聚全民植绿合力

“在收到助力绿美清新生态建设倡议书后,我带头捐资1000元,为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贡献人大代表一份力。”镇人大代表黄金益说道。浸潭镇人大代表争当“绿美先锋”,以行动树标杆、聚民心,以身作则激发群众热情,截至目前,已发动人大代表带头捐资8752.2元,捐赠脆蜜金桔、桃花等苗木300余棵。

“今天我以人大代表身份,带着村民一起在村里开展植树活动,合力将家乡绿化美化工作做好,共同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篇章。”镇人大代表冯介水在塘坑村植树活动现场表示。浸潭镇人大依托代表联络站接待、座谈会交流、微信群转发等形式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绿化,引领带动村民参与植树活动12场200余人次,种植树苗800余棵,形成“代表带头干、群众齐参与”的浓厚氛围。

图为浸潭镇人大代表在五一村委会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

图为浸潭镇人大代表在五一村委会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

图为浸潭镇人大组织村干部、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

图为浸潭镇人大组织村干部、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

主动作为,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李伯,镇政府正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我们村口的闲置土地可以种些龙眼树、杨梅树,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能增加村集体收益,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让我们共同把家园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镇人大代表陈桂新在白花塱村委会大塘村走访联系选民群众时说道。为提升选民群众开展乡村绿化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该镇人大及时组织代表进村入户走访联系和开展进站接待选民群众活动,切实听民声、汇民智、增民利。

图为浸潭镇人大与支持单位(公司)开展乡村绿化结对共建活动。

图为浸潭镇人大与支持单位(公司)开展乡村绿化结对共建活动。

该镇人大代表坚持“代表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乡村绿化建设工作,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主动对接政府职能部门跟踪处理,主动协调推动乡村绿化相关工作。截至目前,该镇人大在树苗树种、种植选址、管护养护等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8条,协调解决“苗木选种适配性低”“荒地复绿选址不足”“管护养护机制不完善”等难题7项;联合村委会盘活闲置空地、边角地12亩,清理荒坡杂草地10处。

穿针引线,构建多元共建格局

“这次植树活动的树苗是由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赞助支持的,同时该公司组织代表到我们村与村民一起种植,感谢该公司对我们乡村绿美建设的支持与帮助。”镇人大代表刘路娣在大陂头村委会老鸦坑村植树时介绍。浸潭镇人大发挥代表资源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先后对接联系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民盟、广东粤海天河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行业协会商会、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等支持单位开展结对共建乡村绿美活动,共开展6场大型乡村绿化植树活动,种植金桔、龙眼、杨梅、茶花、樱花树2520棵。

图为浸潭镇人大代表与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志愿者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

图为浸潭镇人大代表与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志愿者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

浸潭镇人大引导代表与各村经济果树种植大户沟通协作,整合资源,协力构建“企业供苗+村民管护+收益共享”合作模式,有效调动农户参与乡村绿化的热情。先后带动新寨村种植坚果400亩、独石村种植黄金果、红宝石果共2000棵,带动15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跟踪问效,夯实绿化管护成果

工作的成效如何?重在落实和监督。浸潭镇人大对照《浸潭镇乡村绿化后期管护方案》要求,督促指导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绿化养护管护制度和巡查考核机制,通过查阅方案台账、听取意见建议、现场视察检查、问题整改督导等方式打好乡村绿化管护“组合拳”,做好管绿护绿文章。先后督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乡村绿化培训6场260人次、举办乡村绿化主题植树活动39场1860人次、打造“美丽庭院”8处、开展乡村绿化“回头看”活动3场次、发现并督促完成整改的问题12项,全力保障乡村绿化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夯实绿化管护成果。

下一步,浸潭镇人大将持续深入开展“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以更实举措守护绿水青山,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乡镇人大智慧和力量。

撰文:江绮雯 贺欢 通讯员 林健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