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详解不同年龄群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鼻病毒为主

南方+  2023-11-26 15:07

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当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国家卫健委: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

“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米锋介绍。

米锋提到,各地要科学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和治疗区域,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发挥中医中药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

此外,要向社会及时公开,持续更新提供儿科发热门诊等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发挥互联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有序就医。要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人群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和探访。

“在此也提示大家,要坚持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倡导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米锋提示道,大医院人员聚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

北京医院专家:对老年人来说,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在会上提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和免疫功能是下降的,加上老年人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因此老年人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而且一旦罹患,容易发展成重症。“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同时,要注意温度的变化,根据温度来增减衣服,也要避免家庭环境过于干燥。如果外出,尽可能少前往密闭环境、人群聚集的地方,并注意戴口罩和双手清洁。李燕明说,此外,要留意每天进行通风,可选择中午等温度比较好的时候来进行通风。

“在冬季,希望我们的老年朋友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一旦罹患呼吸道感染,容易出现基础疾病的加重,要把基础疾病控制在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另外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合理的睡眠,少吸烟、少饮酒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李燕明介绍。

“德叔”张忠德:扶助体内正气,预防呼吸道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在会上介绍了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如何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他提到,扶助体内正气才能祛走“风寒暑湿燥火”。

在饮食方面,在冬季要多吃一些扶助正气,健脾补气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又要避免吃燥热、油腻的东西,否则会滞在胃里面,消化不了。“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可以帮助消化,又可以滋阴补气。”张忠德提到,还可以选择以补气驱寒为主的药膳,比如党参、黄芪、生姜、紫苏叶、核桃等来煲汤。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通风。南方地区没有暖气怎么办?我们可以加一些保暖的电器如电炉子来保暖。”张忠德表示,中医说“运动养阳”,他建议在早上9点、10点以及下午4点到6点之间来运动。此外,还可以用紫苏叶、艾叶、生姜、桂枝等来泡脚,提升抗病能力。

中疾控详解不同年龄群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鼻病毒为主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11月26日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呼吸道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我国近期呼吸道传染疾病以流感为主,不同年龄段流行的病原体有所不同。

据介绍,不同年龄段流行的病原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以流感、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人类偏肺病毒及普通的冠状病毒为主。

中疾控:麻疹、流脑等多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均可通过疫苗预防

“其实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有的是由细菌引起,大家也看到了,最近也有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11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王华庆介绍,在病毒性疾病当中,常见的有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还有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以及腺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细菌性疾病包括流脑、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还有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

王华庆表示,目前有疫苗可预防的总的传染病大概有40多种,其中有一部分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像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流感,这些病毒性疾病都有疫苗可以预防。另外,像流脑、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性疾病、流感嗜血杆菌疾病,也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我们国家通过免疫规划的实施,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有几个数据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下。过去广泛流行的白喉已经连续十几年在中国没有病例了。麻疹是过去常见的传染病,如果不接种疫苗,几乎每个儿童都会得上,最高的年份报告的麻疹病例接近一千万,去年实际报告上来的病例不到600例。”王华庆说,“另外,百日咳这种疾病,其实过去没有疫苗的时候,或者疫苗不普及的时候,发病人数最高超过了200万,现在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下降幅度达到99%以上。”

不同年龄段人群如何接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疫苗?中疾控专家解读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11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不同年龄段人群适宜注射的针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疫苗。他表示,非免疫规划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

“针对呼吸道疾病最常用的流感疫苗, 6个月以上的人群都可以使用。但是这里面也有重点推荐的人群,像老年人,还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婴幼儿,这些人群在推荐接种流感疫苗时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王华庆说。

王华庆表示,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按照目前最新的方案,国家规定了60岁以上的老人,18-59岁的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以及有免疫缺陷的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均为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推荐接种的对象。

王华庆提示,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和接种方案的要求,规范接种疫苗,让疫苗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对不同的人群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采写】南方+记者 段江含 

【后方联动】南方+记者 刘长欣

编辑 田一鸣 蒲思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