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高光时刻”!2024年肇庆高新区“十大影响力工作”“十大创新案例”出炉

肇庆高新发布 2025-02-07 17:24

2024年肇庆高新区“十大影响力工作”“十大创新案例”正式发布!

2024年肇庆高新区十大影响力工作

1.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连续4年实现进位

全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开放合作与国际化水平,提升高质量发展综合质效,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4年实现进位,4年提升17名,是全省唯一连续4年进位的国家高新区。

△肇庆高新区。王振宇 摄

2.引进超50亿元重大项目——希音湾区大旺智慧产业园项目

积极参与中国(肇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开展新质生产力招商,在不新增用地前提下,成功引进计划投资额56亿元的希音湾区大旺智慧产业园项目,盘活现有厂房超96万平方米,有效促进全市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注入新活力。

3.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省、市荣誉

与广东电网公司联合申报的“电水气融合‘知算用’一体的碳排发展体系”项目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绿色低碳赛道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绿色低碳赛道二等奖;“企业碳账户+绿色金融”、政策“免申即享”案例获省发改委评选为广东省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是全市仅有的两个;获省政数局评选为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县级试点);建立四碳融合发展机制的经验做法获市刊发简报宣传推广。

△肇庆高新区通过绿色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王振宇 摄

4.瑞庆时代入围“2024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

深入企业一线服务,推动瑞庆时代一厂完成新产品产线升级切换并快速恢复满负荷生产,瑞庆时代储能电池产量突破2023年产量规模;推动瑞庆时代二厂全速建设,前工序车间和储能集装箱车间均于2024年内实现封顶,为瑞庆时代建成涵盖从电芯生产到电箱、电柜和集装箱系统集成的宁德时代全链条储能产品核心生产基地奠定坚实基础。瑞庆时代持续发展壮大,投产两年即入围“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

△瑞庆时代项目。王振宇 摄

5.成为全省唯一省级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

加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在生产和应用各环节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在生产环节,支持瑞庆时代、理士电源、览讯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建立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图谱、开展链式招商;在应用环节,加快构建“源网荷储能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全国首个轻卡物流车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示范站正式投运,新增投用6个用户侧储能电站。2024年4月,我区成功申报广东省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成为全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

6.小鹏MONA M03创造“造车新势力”最快万辆下线纪录

每周深入企业,及时协调做好小鹏汽车新车型投产及扩大产量有关需求服务工作,助力小鹏汽车快速完成产线升级改造,快速达标达产。2024年8月27日,小鹏MONA M03上市,上市52分钟,订单量破万,上市48小时,订单超3万辆,上市22天,下线超万辆,创造出“造车新势力”最快万辆下线纪录,展现出上市即热销的强劲势头。

△小鹏新车型整装待发。王振宇 摄

7.大南山森林公园年入园人数超30万人,成为文旅打卡胜地

大力提升大南山森林公园景观,改造原山涧溪流,形成长1.7公里的溯溪玩道,打造全区首个亲水沙滩,铺设3000平方米大草坪,带给市民“悠然见南山”的真实感受。大南山森林公园已成为市民出游及企业团建的首选地,大量市民前来打卡体验,年入园人数高达30万人次。

△大南山森林公园。王振宇 摄

8.“星火微心愿”荣获2024广东省优秀网络公益项目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广泛性来扩大“星火微心愿”项目的知名度、影响力,借助新媒体对“星火微心愿”精准收集、发动认领、圆梦反馈的完整过程进行发布,累计吸引1800多人次参与、网络传播超14万次,达到心愿实现率100%,为困难群众圆梦948个,撬动社会资源超30万元。2024年12月,“肇庆高新区‘星火微心愿’网络公益项目”作为肇庆市唯一入选项目获评“2024广东省优秀网络公益项目”。

9.严查违建“亮高招”,铁腕出击“遏势头”

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落实“多层次、全方位、无死角”宣传,“一违一策”周密部署,打击、引导双管齐下,部门协同联动等强力举措,全面打响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攻坚战,实现居民点新建违法建设“零增量”、存量违法建设“大销号”的目标。2024年,累计牵头查处违法建筑约9万平方米,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2024年市下达的7万平方米违建治理任务。

△违建拆除现场。

10.广州数据交易所(肇庆)服务基地获全省优秀,领跑广东数据交易市场

2024年6月,广州数据交易所(肇庆)服务基地落户肇庆高新区,迅速崛起为肇庆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枢纽。一年来,广州数据交易所(肇庆)服务基地发展会员45家,推动数据交易标的进场38项,实现交易额破亿元,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一条数据资产价值实现路径;收到多地多部门表扬信11封,年度考核全省前三,荣获“优秀服务基地”称号。肇庆服务基地,正以卓越成绩谱写数字大旺新篇章,引领广东数据交易市场新风尚。

2024年肇庆高新区十大创新案例

1.打造全省首个区级数字廉平台,运用大数据为监督执纪赋能

以“重在预防、干成事、不出事”为目标,聚焦关键领域,打造“肇庆高新区数字廉平台”,实现风险预警、监督处置、全程留痕全链条运行,将监督前置化、精准化、全程化。2024年,平台共处理预警801个,纪检部门介入督办50次,整改问题186个,有效发挥促廉政、督责任、提效能作用,护航全区高质量发展。平台荣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成功入选2024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

△肇庆高新区数字廉平台。

2.建成全市唯一的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肇庆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

与南航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模式,盘活原大旺车检场,由区属国企——智旺城市货站公司投资、白云物流进行肇庆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项目业务运营,分阶段开通本地“出口BC+预安检+前置安检”功能,采取“24小时通关+穗肇海关电子关锁互通互认”便利化模式,实现货源地和机场间的无缝衔接,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货站于2024年12月12日正式挂牌运营。

△肇庆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

3.全国首创“碳数据产品质押+人民银行再贷款”融资模式

2024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金融机构以数据产品作为信贷业务的核心押品向数商放贷,发放首笔碳数据产品质押贷款300万元;人民银行为该笔业务提供180万元再贷款,并提供1亿元再贷款额度支持该类数据产品贷款业务。该模式包括了数据资产确权交易等机制,为全国数据交易探索出新路径和新模式,获得国家数据局等高度关注与认可。国家数据局先后两次组织行业专家专题听取我区汇报,媒体持续关注报道。

4.首席服务官党建助手推动“两企三新”党建提质增效

探索在首席服务官制度基础上,为全区830多家企业配备81名党建助手,通过发挥首席服务官及其党建助手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管理员“四大员”作用,落实服务企业“五个一”工作法,协调各方资源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指导推动区内企业党建标准化规范化。2024年,首席服务官及其党建助手共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83个,问题解决率100%。该项目成为肇庆市首批“西江党建书记项目”。

△首席服务官到企业走访。

5.全市率先创建“纪检监察+12345热线”联动监督机制,化“诉求工单”为“满意清单”

在全市首创“纪检监察+12345热线”联动监督机制,通过“三诉三办”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共发出《督办函》《纪检监察建议》8份,推动整改“重推拖”问题14个,作出党纪政务处分2人,批评教育3人,实现工单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9.85%,比上一年提升4.4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前列。我区荣获全国“2024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十大办单模范典范”,工作经验在“学习强国”“南方+”等媒体宣传推广。

6.创新“1+7”招商工作机制,掀起全区“千军万马”齐招商洪流

首创“1+7”招商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招商队伍力量,撬动激活以首席服务官为首的十股招商力量,汇聚招商引资强大力量,带动全区形成“千军万马”大招商格局。2024年通过“1+7”招商行动,共对接意向企业超1330家,成功推动96个制造业项目签约,计划投资总额175.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5%;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增长40%,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40%。

△广东肇庆高新区(上海)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在上海举办。

7.全市首创推出肇庆高新区“企和谐”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事项

聚焦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劳资纠纷多发等痛点,依托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全市首创“企和谐”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工程,通过遴选7家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招聘入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基础用工法律咨询等十大领域保障,2024年已为300多家企业提供覆盖劳动用工全流程的“人事管家”服务,加入该工程的企业劳资纠纷案件下降超14%,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肇庆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8.建设全市首个“赋码管理+分类分级”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实施安全生产“云上”监管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建立“一企一库一码”分类分级监管模式,一企一“二维码”,按行业和工艺分类,按管理水平高低划分“绿、蓝、黄、红”四个等级,实施精准高效监督。该模式鼓励企业在线自查自纠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实现企业安全“一码查询、一码管理”。已实现投产企业100%入平台,企业自查自纠隐患超500次。

9.推进“产教才”深度融合,打造深度融入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先行区”

推动肇庆高新区产业、创新资源优势和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高校教育、人才、科研优势相结合,出台《加快推进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与肇庆高新区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联合10所高校成立产教、高校联盟,签订首批校地企合作项目12个、企业技术合作项目35项、人才需求项目43项;成立了全市首个面向未来产业的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科学园。王振宇 摄

10.建成全市首家“零碳水厂”

通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增加碳汇等有效举措,推动区粤海水务公司于2024年9月获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成功建成全市首家“零碳水厂”,同时也是全省首家日供水13万吨规模的“零碳水厂”。


资料来源 肇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海报设计 李楠

肇庆高新采编中心编辑部

编辑 詹咏杰

二审 郭晓琳

三审 向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