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市紫金县,一款承载着二百多年历史记忆的辣椒酱——紫金鸿昌记辣椒酱,近年来重新焕发了生机。通过传承与创新,紫金辣椒酱不仅保留传统制作工艺,还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成为当地一张美食名片。2022年,紫金鸿昌记辣椒酱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粤字号”称号。
传统工艺再现,健康食疗成亮点
鸿昌记紫金椒酱,创始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是紫金县的传统名优产品,与铁锅、竹壳茶并誉为“紫金三朵花”)2011年被评为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空间饮食文化的瑰宝。
据有关资料记载,紫金辣椒酱始创于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至今已有超过二百年的生产历史。该辣椒酱的诞生与明朝时期中原人迁徙至南方密切相关,迁徙者为了抵御南方湿热的气候和疾病,逐渐养成了食用辣椒的习惯。后来由当地人调制出独特辣椒酱,该辣椒酱迅速赢得人们喜爱,并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知名品牌。
然而,在1990年,紫金辣椒酱遭遇了“断代期”,一度在市场上消失。张意彬,作为紫金鸿昌记辣椒酱现任负责人,对小时候紫金辣椒酱的味道充满怀念。为找回那份记忆中的味道,他四处寻找,最终在一位朋友介绍下,找到紫金辣椒酱的传承人曾勇财。2019年,张意彬与曾勇财合作,开始筹备紫金鸿昌记辣椒酱的生产。2020年,他们租下了厂房,2021年正式生产出了紫金鸿昌记辣椒酱。
“紫金鸿昌记辣椒酱最亮点的地方在于其健康食疗功能。”张意彬介绍,在生产过程中,大蒜采用独头蒜,并通过人工剥好,放入瓦缸后放盐腌制。
他谈及,辣椒酱最独特工艺是将大蒜放入缸内自然纯养的过程,这是辣椒酱的核心工艺,纯养时间长达半年。如时间不足半年,辣椒酱便无法长时间存放。这种原始的做法确保了独头蒜没有添加任何的防腐剂,从而保留大量大蒜素。大蒜素经过油炸会消失,但紫金鸿昌记辣椒酱通过腌制方式,保留大量大蒜素,对食疗有很大益处。
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值将达1亿元
紫金鸿昌记辣椒酱在销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销售由线上和线下组成,线上多平台开通店面和直播。该辣椒酱不仅在广东省内深受欢迎,还远销北京、四川、湖南、江西等全国各地。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食疗功能,紫金鸿昌记辣椒酱回头客比例很高。
据统计,自销售以来,紫金鸿昌记辣椒酱年销售金额逐年上涨。2024年,销售金额达600万元。这一成绩不仅验证该辣椒酱的市场认可度,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鸿昌记正加速推进紫金辣椒酱传承基地建设,该基地位于紫城工业园,占地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预计建成后其年产值最高可达到1个亿。该计划不仅将提升紫金鸿昌记辣椒酱的生产能力,还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紫金鸿昌记辣椒酱始终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原则。除了独特的腌制工艺外,他们还引入了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风味。同时,他们还注重原材料筛选和采购,确保每一批辣椒酱都使用优质的大蒜、辣椒和生油香料。
紫金鸿昌记辣椒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健康的食疗功能,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这款辣椒酱不仅让当地人找回了记忆中的味道,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紫金县的文化和美食。
撰文:张浩森 通讯员 黄从高 甘建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