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舞狮开场,村民欢聚一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聚焦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发力,擦亮揭阳三张名片,传承陈氏先贤的家国情怀和优秀宗风,1月31日,揭阳市榕城区砲台镇路边村举行“陈圭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暨南宋提举陈圭公祭典仪式申遗成功庆典”。
陈圭,字表夫,南宋兴化府人(今福建莆田荔城区镇海街道阔口村人)。出身文献名邦兴化府书香门第、名宦世家,家族有着“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荣耀。陈圭于1245-1247年任潮州知州,是学者型州官。在潮州知州任上,他着眼于百姓,十分注重兴学育才。其间,他主持第一次修缮扩建目前全国保存完好、规模第二大的孔庙——揭阳学宫,还经常到揭阳学宫明伦堂登台讲授孔子学说、朱熹学说。
此外,他还革除官场陋习去除不良风尚,淡泊名利清廉正直,关心民间百姓疾苦,兴办学堂培育良才,修桥造路。潮州市饶平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梁——陈塘桥,就由潮州知州陈圭捐资修缮,是古代潮州通往福建的官道必经桥梁。
陈圭及其祖父、父亲、儿子四代先贤都忠贞爱国、勤政爱民。“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则千年古训就源于陈氏家风家训,出自陈圭祖父陈俊卿,旨在教导人们要在艰难环境中自强不息,勤奋求学。陈俊卿制定的“陈氏家训”,还成为千年家训经典,是中纪委推荐的家训之一。
历经770余年,陈圭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如今砲台镇龙头、溪头、浦港、路边和地都镇后田等村陈氏联宗奉认其为始祖,每逢农历二月初三,轮流公祭,活动盛况空前。2024年下半年,南宋提举陈圭公祭典仪式正式列入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推动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开创揭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活动现场举行陈圭文化传承中心揭牌仪式。陈圭文化传承中心秘书长陈素明介绍,自2023年农历二月以来,陈氏宗亲开始筹备收集历史资料,追根溯源整理陈圭等陈氏先贤事迹,至同年农历十月基本完成资料收集。陈圭文化传承中心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希望通过陈圭文化传承中心,吸引更多人了解陈氏先贤的家国情怀、优良家风、文化传承、为人处世;同时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家教家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据介绍,一直以来,陈氏宗亲陈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广东康惠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圭文化传承中心总顾问陈锦河离开家乡已有40余年,他表示,近年来陈圭公族系子孙不管在外工作还是兴办实业,都心系故土,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家族文化事业。此次陈圭文化传承中心揭牌、南宋提举陈圭公祭典仪式申遗成功都有利于激励后人学习先贤精神,传承优良家风,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陈氏乡亲陈锡波感言在活动现场感受到了浓厚文化氛围,整个活动弘扬了先贤文化,增强了家族凝聚力;通过非遗传承举办活动,大力宣传先贤优秀事迹,从而教育子孙后代以勤奋刻苦、诚实正直、勇于开拓。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前,揭阳市委正以“1135”工作思路,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和美揭阳,榕城区委、区政府及砲台镇也正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文旅资源禀赋优势,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字/摄影:唐楚生 张冰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