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员工在岗坚守,点点星光守归途

作者 李嘉耀;鲁力 2025-01-30 14:16

春节,承载着无数家庭团聚与辞旧迎新的深切期盼。然而,在这一片喜庆祥和之中,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身影,他们的信号灯、车灯、荧光衣、手电筒反射出的光芒,让地下纵横交错的轨道网络如银河川流不息。上万名深圳地铁的员工在岗值守,以责任与奉献,共同守护着万家团圆的灯火。

能工巧匠,熠熠生辉

信号检修工——谢典尉

当11号线的列车结束一天的运营,纷纷驶回它们的“家”——机场北停车场和松岗车辆段,谢典尉已离开温暖的家来到了工作岗位上。

11号线是深圳地铁最繁忙的线路之一,平日里承接了大量通勤客流。虽然除夕的11号线不如往常那般热闹,但谢典尉对工作并没有丝毫放松。凌晨列车回库后,他从检修道来到了这些庞然大物的下方,抽检车载信号设备车地通讯状态,并对列车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为的就是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保障春节期间整体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今年是谢典尉坚守岗位的第八年。凭借着精湛的技术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屡获佳绩,成为了工班的得力干将。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凌晨一点,谢典尉又开始了段场内的巡检工作,他背着沉重的工具包,对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等重要设备的状态进行确认,任何一丝密贴状态的异常、设备电压的波动,乃至任何一根电缆的松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终于,到了凌晨四点,谢典尉来到了信号值班室,在微机监测系统前坐下。万籁俱寂中,只有电脑运行发出的细微声响。突然,他的手机响起了熟悉的铃声,电话那头传来新婚妻子温柔的声音,“老公,新年快乐,早上下班了我来接你”。谢典尉的老家在揭阳市,距离深圳只不过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但他并没有选择回家。今年为了陪伴他,妻子也没有回家过年。

深夜降临,轨道旁闪烁的信号灯犹如天上的星星。谢典尉继续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但他知道,也有一盏灯为他而留。

以岗为家,共筑安全

车辆检修工——刘超众

1月28日傍晚时分,3号线车辆检修工刘超众依依不舍地抱起三岁的孩子,他笑着说“爸爸去上班啦”,孩子也奶声奶气地回应着“拜拜”。这位来自湖南的90后青年,自2013年入司以来,已经坚守岗位12年了。今年除夕夜,他再次选择留在岗位上,和工班同事一起度过这个特别的节日。

刘超众是工班的安全员,一些例如隔离开关断送电、非自身动力转轨等容不得差错的“红线作业”都需要他来把关。特别是在节日期间,他更加不敢有半点懈怠,他总说“只有守住安全,才能守护好列车,进而守护好每一个人”,因此同事们都喜欢称呼他为“刘安全”。

12点整,当人们聚在一起倒数,共贺新春佳节之时,却恰好是“刘安全”最为忙碌的的时候。随着正线列车陆续回厂,“刘安全”便开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每一列列车的维护工作中。他在车厢内来回走动,检查车门、照明、空调、设备柜等客室设备设施,以及进行司机室功能测试,确保每个零件、部件和功能都处于最佳状态。一个晚上下来,他能走出两三万步的步数。

在休息间隙,“刘安全”和同事们一起煮了些饺子。虽错过了和家人的团圆饭,但是他表示,“看到每一列车安全运行,搭载着乘客平安到达,我都会感觉很高兴,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源泉。能与同事们共度佳节,一起坚守一线,也是一种幸福的来源。”

“5道B段325车检修发车作业准备完毕”,随着“刘安全”的指令,新年的第一班列车即将发出。他也将开启新的征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年保障列车安全运营的工作中。

守岗敬业,不负韶华

客车司机——黄泽芳

除夕傍晚,同一时间离开家的还有6号线客车司机黄泽芳。02年的她是深圳地铁最年轻的一批员工之一,从24年1月转正以来,今年是她在岗位上的第二个除夕了。

黄泽芳也是深圳地铁为数不多的女司机之一,对于这份职业,母亲对她表现出了莫大的支持。当亲戚都回老家过年后,母亲却特意借住在离她出勤点近的地方,下午就提前做好了丰盛的年夜饭,陪她一起度过这特殊的节日。

傍晚5点,黄泽芳将平时的披肩长发挽起,在脑后束成一个利落的发型,穿着整齐的工作服,提着黑色的“司机包”,准时出现在了地铁车库里。她仔细检查着列车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列车处于正常状态。随着信号楼发车指令的下达,她驾驶着列车缓缓驶出车库,在一声响亮的鸣笛声中,开始了她的除夕夜班。

当列车穿梭在幽暗而深邃的隧道中,她目光如炬,时刻关注着前方的进路与信号机。当列车行进到高架段的一瞬间,万家灯火映入眼帘,她还看到写字楼幕墙亮起的“新年快乐”和远方天空中绽放的烟花。这一刻,她虽然不能第一时间为家人送去新年的祝福,但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她知道,自己开行的列车也为除夕带去了无数的团圆与温馨。

“信号楼,623车13道A段停妥,OVER”,1点13分,黄泽芳完成了她的除夕值守任务。“623车13道A段停妥,信号楼明白,新年快乐”。黄泽芳笑着拿起对讲机,向对面的同事回了一句“新年快乐”,夜晚的空气是清冷的,但她的心中却是暖洋洋的。

坚守一线,点亮归途

机电检修工——邓蔚

01年的机电检修工邓蔚也是一名“00后”,去年大年初一他就坚守岗位,今年的除夕,他再次主动提出留下来值守,“我们工班的老员工偏多,很多人都好多年没回家过年了,我一个年轻人留下来是应该的”。

傍晚时分,邓蔚快步迈向2号线蛇口港地铁站,站内还有不少旅客正拖着行李箱踏上归家的旅途,而同事们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起来。作为综合性的机电检修工,他们对于地铁站内几乎所有设备设施,如环控、屏电、房建、给排水、低压电照等各个系统都能得心应手。春节期间,他们更是加强了突发性故障的预防,保障着每一位乘客的安全、便捷出行。

零点的钟声越来越近,邓蔚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家人的电话。“爸妈,新年快乐!我这边工作一切都好,你们别担心。”邓蔚的家就在深圳,早些时候,他刚拒绝了父母想来车站给他送些好吃的提议。他说,车站人流量大,保障乘客安全是首位的。对此,父母也表示了理解,鼓励他新入司要多学习,多担当一点。

短暂的休息间隙过后,邓蔚手持检测工具,继续在各个设备间穿梭,仔细检查通风系统、照明设备、电梯运行等状况。每一个按钮、每一根线路,他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在检查照明设备时,他忽然发现一处灯光闪烁不定。凭借所学知识和师傅的指导,他迅速判断出这可能是线路接触不良。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灯罩,仔细排查线路,最终发现有一根电线的接口出现了松动。他随即拿出工具,熟练地进行紧固处理,不一会儿,设备就恢复了明亮且稳定的照明。

除夕之夜,各地都有点灯的习俗,家里灯火通明寓意着新的一年将充满光明和希望。而地铁站内的灯光,365天中的每一天都不会完全熄灭,由千千万万名各个工种的地铁员工接力值守。他们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畅通了川流不息的地下脉络,新的一年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保障广大市民乘客的出行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文:李嘉耀 汪筱瑜

摄影:鲁力


编辑 程德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