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鳌头飞马年例:功夫非遗舞动文明新风

作者 颜志雄 2025-02-26 20:11

少年武者腾跃如飞马踏云,巾帼方阵红装似火映霞流……当传统民俗遇见新时代文明,茂南区鳌头镇飞马村用“功夫年例”舞动凝聚乡情、传承文化、培育新风的文明彩带,编织一幅生动的非遗画卷。

2月25日(农历正月二十八),是飞马的“食年例”,天南海北的亲人朋友赶来赴宴。每年2月22日(农历正月二十五)开启“年例头”,鳌头镇近50条自然村,武术、舞龙、舞狮、狮子过山、回娘家活动等轮番上阵,活动持续四天,热闹非凡。

据村中长辈口耳相传,飞马年例原本遵循农历正月十五的传统。但由于当天亲朋好友难以齐聚,影响团聚氛围,便将年例改至正月二十八。这一变化赋予飞马年例团结的意义,成为世代传承的文化象征。

年例首日,飞马村的古榕树下,百人彩旗队入场。锣鼓声如雷霆般响彻云霄,舞龙盘旋而出,双龙戏珠,醒狮腾跃而出。狮头高扬,鎏金睫毛下,滚动的眼珠灵动机敏;俯身探步,锦缎狮身随动作起伏如浪。狮王争霸时,雄狮怒目圆睁,挑战者狮尾如钢鞭扫起阵阵风。

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狮子过山”环节。一座由66张四方桌搭成、高约5米的“山”拔地而起,四周装点枝叶,山头插着年例彩旗。鼓声骤响,25只“狮子”集体出动,你追我赶,或探头张望,或矫健跃起,于高台上翻腾跳跃,似真正的狮子,在高山间穿梭嬉戏。

在引狮人逗引下,一只雄狮登上高“山”,围转拜年、采青献瑞。当雄狮子跃上“顶峰”触碰彩旗,现场欢呼声、掌声雷动。

飞马村是全国武术之乡,也是革命老区,飞马武术是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例期间,飞马武术也精彩呈现。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他们摆出各种武术姿势,刚劲有力,虎虎生风。又出拳迅猛,踢腿如风,刀、叉等器械使用自如,动作行云流水,一招一式尽显功底。整个飞马年例现场,因武术表演,充满蓬勃活力。

在飞马年例的文化图景中,最动人的色彩来自那抹温柔的“巾帼红”。不远处,回娘家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出嫁的女儿们身着艳丽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礼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漫天五彩飞舞。随后,她们在广场牵手围成圆圈放声歌唱,仿佛在诉说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

飞马村创新文明实践载体。出嫁女向游客们介绍飞马年例的习俗和当地特色农产品,将传统民俗转化为现代文明课堂,倡导餐饮新风尚,让村里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翁。

今年初,飞马年例获评为“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进一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飞马年例守护的既是非遗技艺,更是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当传统武术遇见文明实践,飞马村正在书写“百千万工程”的功夫文化秘籍。

茂名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飞马武术非遗传承人郑足说,要持续做好飞马武术保护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未来,飞马村将弘扬团结协作精神,让年轻人热爱家乡文化,古老传统焕发生机活力。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沈榆森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