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做客“江门读书日”:AI做不到生命力和情感哲理性的表达

南方+  2025-02-28 07:38

2月27日,“中国侨都•书声荡漾”——2025年2月“书香五邑·江门读书日”名家创作分享交流活动在江门台山举办,以浓郁书香涵养文明新风。

活动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中共台山市委宣传部、台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台山市教育局、台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台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承办。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副主任王必胜等嘉宾和领导出席活动。

名家分享:

“二为三层五诀”著写锦绣文章

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邀请著名散文家、学者、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梁衡莅临现场,以《文章五诀》为题,为广大文学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写作分享课。此次分享交流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众多市民通过江门新时代文明实践慕课平台和台山融媒APP的全程直播聆听了梁衡的创作心得和人生感悟。

梁衡作创作分享交流。

梁衡作创作分享交流。

梁衡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等多个奖项,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小学课本。活动上,他向观众分享了“二为三层五诀”的写作公式。

“二为”指的是文章为美而定,为思想而写。

“五诀”是写作的基本要素,即形、事、情、理、典。“形”是一切事物外在的表现形式,要求异求美;“事”就是讲故事,说传奇,要求奇求巧;“情”是文章的感染力,要求真求切;“理”是文章的骨架,要求新求深;“典”则是过去形、事、情、理的积累,要求雅求趣。梁衡指出,“五诀”既是生活的又是文章的五要素。

而“五诀”是为了实现文章的“三层美”,第一个层次是描述美,即形境;第二个层次是抒情美,即情境;第三个层次是哲理美,即理境。

梁衡还以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青山不老》和《壶口瀑布》为例,详细介绍了“二为三层五诀法”的用法,帮助观众掌握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

“您在文学创作中提到了‘五诀’,让我很受启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学创作者应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坚守文学的本质?”“‘文章五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和思路,如何灵活运用,才能避免陷入公式化的写作模式?”梁衡的精彩分享激发了现场观众对文学创作的浓厚兴趣和热情,观众积极举手提问,气氛愈发热烈。梁衡结合他的知识储备、人生经验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耐心地进行解答。

他的精彩分享激发了现场观众对文学创作的浓厚兴趣和热情,观众积极举手提问,气氛愈发热烈。梁衡则结合他的知识储备、人生经验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耐心地进行解答。

活动上,梁衡还向江门市委宣传部、台山市委宣传部、台山市教育局、台山市文联、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台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赠送亲笔签名作品《天边物语》《人生谁能无补丁》。

梁衡为江门市委宣传部、台山市委宣传部、台山市教育局、台山市文联、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台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赠送亲笔签名的书籍《天边物语》《人生谁能无补丁》。

梁衡为江门市委宣传部、台山市委宣传部、台山市教育局、台山市文联、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台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赠送亲笔签名的书籍《天边物语》《人生谁能无补丁》。

书香满城:

全民阅读在侨乡蔚然成风

陈冀在活动致辞中指出,江门历来就有崇尚读书、热爱文化的优良传统,读书从来都是江门优秀的精神品格。江门市委宣传部自2021年起,从阅读服务“供给侧”入手,创新工作理念,丰富活动形式,更新文化空间,用心用情,书写“书香答卷”。

三年多以来,江门市委宣传部推动全民阅读全城覆盖,用“仪式感”培养“幸福感”,1300多场接地气、具新意、有特色的读书活动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热潮;推行“3+X”菜单,“你选书我买单”增强“获得感”,已发40期荐阅书单,累计为群众“买单”图书3万多册,总价超120万元;拓展阅读新空间,让“诗和远方”有了“归属感”,已撬动超过5千万元社会资金支持全民阅读阵地建设,建成113家“无负今日”城市书房(农家书屋)。

活动现场发布了“您选书,我买单”常态惠民项目2025年3月荐阅书单,旨在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共同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台山更是书香满城。台山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立县之初就“首筑城浚隍,次学校,次谯楼,次公署”。崇尚知识,热爱读书是台山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活动现场,人民日报出版社向大纲村、台山市任远中学和绿稻生态农场创始人陈奭荣赠送了书籍《榜样:致敬革命前辈》《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

人民日报出版社向大纲村、台山市任远中学和陈奭荣赠送了书籍《榜样:致敬革命前辈》《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

人民日报出版社向大纲村、台山市任远中学和陈奭荣赠送了书籍《榜样:致敬革命前辈》《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

陈奭荣表示:“很荣幸获得人民日报出版社赠书。这是对我们新型职业农民的肯定,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扎根在台山广袤的农村里。”

◎相关链接

梁衡:

人工智能可能做到文学写作高原水平

但绝不能达到高峰顶层

活动现场,观众踊跃举手提问,梁衡都分别逐一解答。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学创作者应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坚守文学的本质?

梁衡表示:“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当下的AI写作、DeepSeek对话,智能数据库已经帮我们搜索整理大量的信息,基本上能满足一般性的写作诉求。但是这不是我们所讲的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需要生命力和情感哲理性的表达,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这正如我们常说的,文学的高原和高峰区别也在于此。人工智能能做到高原水平,但绝对达不到高峰顶层,文学创作高峰需要文学创作者本身独有的情理赋予其中。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本质。”

如何运用“文章五诀”,才能避免陷入公式化的写作模式?

梁衡表示,他所讲“五诀”,不是让写作者拘泥于形式,“形、事、情、理、典”是相互交叉、相互使用的。写作者只需要掌握文章创作的两方面,即虚与实,通过写实的形或事,把虚的情或理表达清楚即可,又或者是把想要表达的情或理这些“虚”通过实在的形或事,表达在纸面上。“总之,‘五诀’不是让大家生硬地公式化,而是让大家灵活地掌握以实诉虚,或者以虚说实。”

撰文/摄影:叶芷晴

编辑 钟惠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