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推荐人选事迹公示(三)

作者 许宁宁 2025-03-10 07:00

根据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扬民主,接受社会监督,现将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予以公示。

以下为部分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推荐人选事迹:

王华简要事迹

王华,男,土家族,1975年3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广东肇庆德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机械工程师,广东省劳动模范。他主管通风机设计和质量管理工作,2012年被《风机技术》杂志聘请为编委会委员;2019年被评为肇庆市首届“砚都工匠”;同年4月其主管的广东省空调通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24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聘请为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他研发的DGF矩形管道风机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奖励;TAE带式传动空调风机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其主导开发的新产品累计获得国家专利58个,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个。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主导建设高性能风机实验室,自主开发的AMCA210试验数据处理软件和德通空调风机选型软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证书。

韩旗英简要事迹

韩旗英,男,汉族,1967年11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韩旗英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工作34年,有深厚的有色冶金理论和实践经验,曾负责或参与多条稀土分离生产线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和建设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计划研发项目13项,是三元碳酸锂的第一研制人,现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课题负责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24篇,撰写专业技术报告12篇。作为技术总负责,他主持了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国家绿色工厂评定等认定,为公司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资质荣誉称号立下汗马功劳。首创多组份分盐法分离提取镍锂技术、镍钴还原浸出联合技术等,有多项独创的工艺技术居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成功进入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国际知名电池材料厂商供应链体系,积极为公司申报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取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计划研发项目13项。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专利奖等荣誉。

徐建贤简要事迹

徐建贤,男,汉族,1984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种养专业户,工程师。2004年,从肇庆市农业学校毕业后就果断回乡创业。目前已发展出一个拥有200多亩猪场、600多亩水库鱼塘、2000多亩经济林的立体综合种养基地。基地养殖美国优质原种长白、大白母猪500头,年产猪苗2万多头,年出栏肉鸭5万只,出产鱼50吨,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创立连麦镇建贤养殖协会,并以协会为平台,向加入协会的群众养殖户提供种苗和技术,采取销售后再偿还的利民模式,带领和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当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广东省南粤新乡贤、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好人等荣誉称号,获得乡村工匠(畜禽养殖技术)工程师职称,并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四届特邀监督员。

雷万兵简要事迹

雷万兵,男,畲族,1982年11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广东清远蒙娜丽莎建陶有限公司釉料加工组大班长,技术员。雷万兵从花釉工成长为负责研发中心釉料加工组大班长,带领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他调整球石颗粒级配,提高球磨效率,有效节省用电用水成本。管理的釉浆质量合格率超99.9%,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领导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2023年和2024年开发多项新产品并成功产业化,为公司带来2.285亿元经济效益。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精益工匠之星、卓越标兵。2020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黄伟新简要事迹

黄伟新,男,汉族,1973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英德市白石窑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机电技术工程师。近年来,他组织完成了公司机组受油器、转轮体导向销、转轮吊装施工方法等7项技术改造,在降低机组运行故障率、提高检修安装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作为机组大修项目的项目经理,高质量完成了公司2台机组的A修和1台机组的B修;参与公司涉外工程技术指导,先后受命组织实施广西长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7#机组B级检修和兰州新庄电站机组安装工作,得到客户的充分肯定。充分发挥“黄伟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平台作用,组织技术交流研讨活动、职工安全生产及劳动技能竞赛。积极主动投入防洪、度汛及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李永俊简要事迹

李永俊,男,汉族,1970年10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李永俊有8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中“透明管液位计液位指示装置”获湖南省职工优秀专利,有“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结构振动故障处理机理及抑振方法研究”“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节能提效研究与实施”等超20项成果获电力行业级、中国大唐集团级等各奖项。“李永俊创新工作室”2020年由广东省总工会命名,至今硕果累累。2023年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2024年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超超临界机组高温蒸汽管道P92钢焊接接头Ⅳ型开裂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获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近两年获得科技成果8项,主持或参加电力行业级、团体级标准7项。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1人获评广东省企业“创新达人”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12人次获电力行业级、中国大唐集团级技术能手或技能选手等称号。李永俊曾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陈国欣简要事迹

陈国欣,男,汉族,1982年8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技术员,助理工程师。陈国欣是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第八届炊具专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在承担广东省不锈钢厨具制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时,他以身作则埋头苦干,同时积极建强公司技术团队,使实验室建设成为广东省省级研究开发中心。2022年,在其主导下,公司荣获第六届“潮州市政府质量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申报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于2024年1月获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站。2024年12月,代表公司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不锈钢器皿》起草。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李良雄简要事迹

李良雄,男,1979年10月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饶美村农民。李良雄虽然是一位残障人士,但他乐观地面对生活,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不但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还办起了养鸡场。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作为家中的经济支柱的父亲和哥哥相继病逝,家里剩下体弱的老母亲,以及两个年幼的侄子,他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主动供起母亲侄子的生活读书费用。同时,他还帮助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周末一有空,他就去揭阳市仁德爱心助学会和揭阳市爱心善友会当义工,帮助更加需要帮助的人。他用不健全的身躯,勇敢挑战苦难,温暖家人,感动乡邻。他从没有向命运低头,坚强地追寻生命的意义,用自己的坚强人生,向人们诠释了爱与善的人性之美。曾获揭阳市首届玉德人物、广东好人、中国好人、感动广东人物、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

徐林简要事迹

徐林,男,1982年1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历,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徐林一直扎根生产一线岗位,参与靖海发电公司两台600MW超临界机组和两台1000MW超临界机组的基建、调试和生产维护工作,多次担任公司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负责人,在设备部各岗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先后完成多项热工技术革新工作,解决多项专业技术难题,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主持完成《并网机组深度调峰节能分析与在线优化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担任工程部副部长期间,组织完成4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储能调频项目、液氨改尿素制氨等厂内重大技改项目。

张新功简要事迹

张新功,男,1970年5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历,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技术专家。多年来,带领惠城团队致力于炼油企业治污减排难题的攻关,成功探索出一套循环生态产业模式,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环保行业。研究并开发了FCC废催化剂复活技术及催化裂化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已在青岛、九江建成2万吨/年、1万吨/年复活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生产装置;研究开发石油焦气化灰渣零填埋技术,弥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已在广东揭阳建成世界首套万吨/年处置线,顺利投产。推动规模化、连续化地高值回收利用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制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已在广东揭阳建成一套20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在废塑料化学循环方面首创行业领先的“一步法”工艺,与传统相比碳减排40%以上,废塑料的碳氢利用率90%以上。

莫韶健简要事迹

莫韶健,男,汉族,1987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丘六和(云浮)工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工会主席。莫韶健于2012年加入高丘六和(云浮)工业有限公司,参与1条2亿元进口铸造生产线引进建设、30多条加工制造生产线设计引进调试生产建设;面向广汽丰田生产底盘、发动机类型新产品30余个,年生产值达11亿元,产生税收1.35亿元;重点开展新质生产力转型,特别是在汽车转向节、刹车盘产线的生产效率提升与自动化改造方面,对加工工艺重新规划,使生产效率提高1.5倍,同时开发摄像头自动识别,联动机械手与自动输送机,进行全产线无人化转变。通过引进液体危废膜过滤处理设备、低温蒸发设备与废弃液压油过滤设备,促使液体危废100%厂内回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每月与公司针对安全零灾害、环境零污染开展联合行动,保持公司零事故发生。曾获广东省劳动模范、云浮市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

蔡宏浩简要事迹

蔡宏浩,男,汉族,1978年09月生,群众,大专学历,广东宏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药师。2010年创立规模1000多亩的蔬菜、中药材、夏威夷果等种植示范基地,2016年合作社被评为中国合作社之星、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同年成立广东宏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科技+培训+托管+种植户”模式带动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2024年公司销售总额达到3100万元。建立广东省菜篮子工程宏扬蔬菜基地,带动周边县市种植面积5万多亩,3000多名农民就业增收。着力新技术、管理模式培训和推广,提升罗定夏威夷果品质及产量,惠及面积3万多亩,每亩增收300多元。建设金滩肉桂文化村,展示肉桂文化,让游客近距离了解罗定肉桂文化。和广西等地的种植农户开展学习交流,免费培训周边县市学员1万多人次,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2017年被评为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2019年在“创青春”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业大赛上获一等奖,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2021年当选云浮市人大代表。

杨应标简要事迹

杨应标,男,汉族,1981年0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石油分公司加油站站长,高级技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业21年来,一直以提升顾客体验、保障油品质量、为企业提质增效为己任,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改项目,是“杨应标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一系列技改难题,先后创新研发了7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创效超千万元,多项技能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加油站推广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团队研发的密闭式油品外观检测装置在广东石油旗下2300多座加油站应用,每年能减少VOCs排放1460吨,获2025年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为企业培育技师、高级技师近60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能源地质行业大国工匠、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工匠精神践行者、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国石化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中国石化技术能手等荣誉。

顾笑霞简要事迹

顾笑霞,女,汉族,1977年01月生,中共党员,中专中技学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城凤凰城支行客户经理(九职等)。身为一名基层网点员工,主动融入区域建设和民生热点,致力服务客户和产品创新。2020年以来,累计服务客户约30万人次,管理资产累计逾80亿元,实现零投诉,多次被评为建行广东省分行零售条线百佳客户经理。“笑霞服务”品牌有口皆碑,“来建行办业务,我们就认顾笑霞”成为客户的共识。自2019年顾笑霞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依托“创翼赋能”“云端赋能”机制不断拓宽服务的广度、深度,累计为超4000家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案,发放贷款超60亿元,服务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产业,用金融活水促进企业迭代升级。顾笑霞热衷公益事业,坚持每年参加献血活动,将“劳动者港湾”开到距离网点70多公里的畲族村,参加志愿服务100余次。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深入各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心用情用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专心专业专注投身新金融实践。

王婧简要事迹

王婧,女,汉族,1986年12月生,群众,博士研究生学历,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保研究所所长。负责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授权国家专利40余件,出版专著2部,主参编规范5部,发表论文40余篇,是新时代女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面对滇南山区路基填料稀缺的难题,成功研发出细角砾土填筑路基的改良工艺,实现工期缩短和成本节省;解决了新近吹填淤泥基快速加固的世界级难题,建立多项行业准则和统一评价标准,有力支撑了我国在软基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推进技术优化,在安徽引江济淮工程中成功实施疏浚土资源化利用,将1072万立方米淤泥转化为土地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开创性地建立了渣土填料环境岩土工程评价体系,以及分区分层填埋的全流程控制方法,实现了资源的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发展。成立王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养高水平青年科技队伍,团队获中交集团优秀环保团队等荣誉。

刘宇辉简要事迹

刘宇辉,男,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历,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技术管理中心飞机系统工程管理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深耕航空电子技术与工程领域29年,自主研制飞机远程诊断系统(南航天瞳系统),能够对主流机型进行全方位监控,故障诊断准确率高达98%,极大地提升了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障主力机型诊断系统不断迭代升级的同时,先后攻克新一代电子化远程飞机同类系统研制的技术难题,并使系统功能成功在飞机上应用实施,为中国航空公司在飞机维修领域赢得了国际竞争力。同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国产大飞机的研制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成立创新工作室,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疫情防控期间,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返回工作岗位,为确保武汉机场跑道仪表着陆系统性能稳定提供宝贵的运行数据,为疫情物资及时运输提供了重要保障。

黄云飞简要事迹

黄云飞,男,汉族,1973年04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学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首席技术官,正高级工程师。担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低空经济和北斗+5G专班负责人,实现北斗+5G时空网天地一体、室内外一体,构建低空经济通信导航感知融合的核心能力。研发成果推广4800万终端,培养200多名专家人才。曾任全国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科技创新技术负责人,2019年起任中国电信移动通信首席专家,在广东实现5G独立组网全球首发商用,建成全球最大5G共建共享网络。率先自主研发时空服务平台、5G定制网运营平台、5G/WiFi语音融合平台等创新成果。曾获全国总工会首届大国工匠培育对象、电信行业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申请专利45项,获中央企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等。

杨雪同简要事迹

杨雪同,女,汉族,198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九客运段专运车队队长,技术员。从事铁路客运工作15年间,值乘专运任务1000余趟,参与紧急救援任务百余趟,实现“零投诉、零失误”服务目标,获旅客表扬。她十五年如一日,每天练习上千次列车员基本功,客运服务中随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及时准确预判乘客需求,将“精准服务”“无干扰服务”发挥到极致,多次赢得旅客的信任和赞扬。先后值乘广深港、赣深等多条高铁新线50多趟首发重点任务车,接待服务过2000多位国内外贵宾,用极致的服务向各界展示中国高铁优质服务形象。

尹周简要事迹

尹周,男,土家族,1988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建筑五局华南公司广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他是勇于担当的实干先锋,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国父孟中友谊展览中心、全国唯一一个全部“新工科”学院的校区——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二期项目等标杆项目,所管理的机构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钢结构金奖等重磅荣誉57项。他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完成连樟村工程及广州清远等地21个村的“百千万工程”项目。他是敢于创新的行业先锋,牵头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广东省总工会授牌。工作室攻克全国室内场馆中最大索穹顶结构施工难题;顺利完成佛山南堤湾历史建筑加固和修缮、佛山顺德第一座且唯一现存的“祠庙仓”保护修缮工作;打造国家A级装配式建筑和广州市最大装配式建筑群,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获专利授权53项,工法、科技奖37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陈雄简要事迹

陈雄,男,汉族,1962年7月生,群众,硕士学历,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扎根一线近40年,主持项目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等国际奖10项、省部级奖108项。推动民航绿色低碳建设,深入一线潜心研究,解决大型机场能耗高、碳排大、调控难等问题,科研成果“湿热地区绿色智慧超大型航站楼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设计广州白云机场T1、T2、T3航站楼,深圳宝安机场,广州亚运馆,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等,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等。引领建筑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原创方案在国际竞标中中标,研发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等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坚持为人民美好生活而设计,解决“猎桥变电站”设计难题,将其打造成城市休闲区域和科普中心,完成“林克明旧居”等历史遗存项目修缮,曾获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荣誉。

林高山简要事迹

林高山,男,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先后参建赣韶铁路、深茂铁路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个人获国家专利79件、省部级工法4项、技术标准6项。打造轨道、制运架两大施工品牌,突破多项行业纪录,在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采用新型合成树脂轨枕加工及安装工艺,实现世界最大跨度钢拱桥短轨铺通;在广湛铁路,攻克300米小半径架梁和28‰大坡率T梁架设技术。制运架项目管理部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力投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与研发工作,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衔接融合。组建公司质量检测中心、信息化与“两量”管控中心,推行首件验收、样板引路,落实质量前端预防与过程管控。近三年,公司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李春奖1项、菲迪克工程项目奖1项。曾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铁建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南方+记者 许宁宁

通讯员 粤工宣

编辑 王露纯 陈梅玉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