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校外科学教育成就闪耀全球华人科学教育盛典

作者 叶淑萍 2025-01-07 09:45

全球华人科学教育研究学会于 1 月 3 日至 4 日在香港教育大学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400多位科学教育专家齐聚,共同探讨科学教育研究和改革的最新进展。

龙岗区在“每周半天计划”校外科学教育方面卓有建树。1月4日上午,依山郡小学、宝龙外国语学校和龙岗中心学校三所学校受到本次会议主席万志宏博士的邀请,在大湾区论坛“户外科学教育: 理念. 实施和效果”主题中分别做报告。

龙岗中心学校科学科组长高旅威以《户外科学教育的龙岗中心答卷》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户外科学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该校坚持“学生中心、多样化、常态化”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园润泽林、南约河、八仙岭等校内外自然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科学教育活动。

龙岗中心学校特别重视顺应学生的兴趣,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并据此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学校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六大项目化策略,包括“观察发现问题”、“架设开放式观察支架”、“多样化信息搜索”、“超学科作品生成”、“多渠道作品展示”以及“追求真善美价值提升”,遵从龙岗人文引领的STEM教育(A-STEM)的理念,将户外科学教育项目化,全方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涉及到的诸多“超学科作品”案例,如晶体动植物标本、南约河观鸟等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

深圳中学龙岗学校(集团)依山郡小学林建州主任以《行走的课堂——校外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代表学校从科学教育实践、行走的课堂实践、评价与成效、未来课程规划等方面进行校外科学教育的实践情况报告。

依山郡小学在以往多年开展校外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以当下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为契机,创新推出“1+6+N行走的课堂”,深入挖掘周边资源,开展特色科学实践课程活动。课程以A-STEM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历自然与社会,进行实地博物探索,旨在全面发展学生潜能。活动包括“自然动物奇趣之旅”、“生态能源启智之旅”、“数创科技畅享之旅”等,以保护好奇心、激发探究欲为宗旨,通过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观察、体验、思考与探索。依山郡小学也是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的试点校之一。

龙高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教科研中心吴黛主任做主题为《走读科创深圳 探秘内伶仃红树林》的课程案例报告,该校是深圳市龙岗区第一所“未来学校”,依托深圳东部科技产业基地宝龙科技城的地缘优势,打造家门口研学的科创课程,课程采用“4+1+1”的模式,通过建立开放融合的教育教学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像职业工程师一样思考问题,动手操作,发明与创造。

在报告中,吴黛主任重点介绍了该校已坚持多年的以A-STEM为理念的户外科学教育特色项目——红树林博物学课程。该校已有数百名学生走进广东省内伶仃福田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指导学生像博物学家一样观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寻求问题的可能答案。从宏观到微观,围绕一定的主题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和设计评价量规巧妙地融合语文、美术、科学、物理、生物、英语、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开展跨学科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项户外创新教育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月4日下午,在大湾区论坛的“科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考教学”主题中,龙岗区科学教研员吴向东老师以“协同AI智能体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为题做了主题报告。吴老师用案例介绍了只有开放思维和探究的科学课堂才有利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为辅助教师设计优质的提问以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吴老师开发了用于提问设计的“智问师”智能体为教师生成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中“分析、评价”认知层级的提问、预估的学生可能的反应及教师如何应对,便于教师备课时参考。

他还设计了“有趣的科学吴老师”苏格拉底式智能体用于学生自由讨论,在对话中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吴老师还演示了幽默的“胡扯的吴老师”AI智能体,通过刻意出错的幽默回答,让学生“揭穿”吴老师的“胡扯”,智能体的高智能表现引发了与会者欣赏的笑声和掌声。AI的教学应用是龙岗区教育局特别重视的项目,吴老师在教研工作中极力推广AI在教学评中的应用,许多学校积极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龙岗区的报告吸引了知名华人科学教育专家万志宏、苏咏梅、崔鸿、张红霞等教授和香港教育局科学教育专家郑均杰博士等的积极关注,参会教师在本次高水平的会议中收获良多,也结识了众多华人专家。龙岗教育将进一步与全球华人专家们一起协同创新,迎接AI时代新科学带来的挑战,一起推动区域科学教育事业发展。

本次全球华人科学教育大会由香港教育大学主办,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等多个机构的支持,会议通过线上同步进行全球直播。

撰文:叶淑萍




编辑 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