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再次突破800亿!六个方向亮出三水2024成绩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1-23 14:40

1月23日,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三水区区长黄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从经济运行、战新产业、改革开放、城乡品质、民生福祉、政府履职六个方向亮出三水2024年“成绩单”。

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报告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三水聚力攻坚克难、向新突围的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三水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佛山北向战略,苦干实干、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具体成效如下: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22位、投资潜力百强区30位、综合实力百强区31位。

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动力强劲、增速均全市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民间投资占比近8成,工业投资连续48个月双位数增长。

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超2亿元、带动消费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

进出口总额完成389亿元、预计增长3.1%。

招商引资再次突破800亿元,战新产业占比82%。

3个项目获评大湾区全球招商“投资明星项目”,占全省1/10。

143个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总投资326亿元。

新登记经营主体超1万户,超300家企业升规上限,“四上”企业总量突破2000家。

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8.6%、规上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收增长23.6%,均为全市第一。

户籍人口连续两年增加超2万。


二、战新产业发展提速。

全年供应产业用地3484亩,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连续2年全市第一。

七大园区“3.0规划”实现“五位一体”,122个“全要素配套”项目加速建设。

佛高区三水园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入选全省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大塘精细化工专区全省首批通过省级化工园复核认定。

传化新型功能化学品、尚坤精密等31个项目动工,屈臣氏饮料制造、科达智能制造等33个项目竣工。

精细化工新材料、康复类医械和医美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占全市2/3。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9%,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7%、占GDP比重增长11.5%,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5项增速增量均全市第一。

73%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新增国家级5G工厂2家。新增省级绿色工厂5家,恒洁卫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总量翻番。

全区入选第二批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


三、改革开放激活新动能。

建成全市首个省级标准区政务服务中心,七大园区“益晒你”企服中心全覆盖。

实施“双管家”帮办代办、联合竣工验收提速,社会投资审批平均用时压缩至31天,较省定标准压减50%。

投资近30亿元嘉士伯三水基地一年半完成建设投产,创全球同行业同规模项目新速度。

全市率先制度化执行涉企“综合查一次”。企业信用白名单管理制度入选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组建四大区属国有集团,引领产业和民生保障项目投资155亿元,资产、营收增幅均超2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获省批复,全市首笔国开行融资落地南山镇。卡玛生态园实现全市首宗“点状供地”。区自然资源分局获评“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率先跨村联建强村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10%。集约流转农用地超1万亩,引进龙头项目超41亿元。

建成全省唯一省级鲈鳜遗传育种中心,获评“中国鳜鱼之乡”。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创新经验获全国推送。全市唯一入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整县(区)推进试点,九穗合作社农业经理人荣获全市首个国家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奖项。

创全国同级低成本记录发行三水首笔境外绿色债券。

“湾区大号地铁”客流提升120%。

高州·三水“反向飞地”入选“中小城市优秀案例”。

“南三”合作共建“南方牙谷”。


四、城乡品质提档升级。

全省“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获评优秀等次。

乐平镇、芦苞镇典型镇规划获评全省优秀。

白坭镇,富景社区、江根村、杨梅村、新旗村、莘田村等1镇5村入选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云东海街道、白坭镇、芦苞镇,东和社区、杨梅村等3镇2村获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董营村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西江十里画廊“桃源·三巷”等文旅场景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北江千年古道入围省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线成片项目储备。“三水长寿之乡·秋冬赏味之旅”全市唯一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南山十二院、九道谷民宿获评省级乡村酒店、民宿。

创建品质提升示范路73公里,优化围挡45公里。改造超5000户农房风貌。自然村全覆盖创建“美丽庭院”,其中独树岗村获省级称号。

全市率先完成环卫、绿化等城市管理业务整合。全市首个森林花园住宅试点项目动工。完成森林质量提升5200亩,营造主题林112个,种植苗木11万株。新增河湖水岸绿化17万平方米。

大南山林场获评全市唯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先进集体”。云东海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绿色环保项目建成运营,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水、空气质量改善率均全市第一。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超7成财政支出用在民生领域。高质量完成十件民生实事。

开发就业岗位3.6万个次,城镇新增就业超9500人。

市直属高中季华中学强势开局。新增优质学位5058座,集团化办学模式持续深化,中心城区与北部三镇义务教育更加均衡。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挂牌,紧密型院地合作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全市率先100%建成省星级养老机构,新增20个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省率先实现区镇两级工人文化宫全覆盖。

佛山“西甲”获评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吸引超146万人次入场观赛,“一镇一节”贯穿全年。

富龙西江特大桥、虹岭路西延线、塘西三期公路北段建成通车,加速互联互通融入广佛核心区。

大塘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入选全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先进典型。

区消防救援大队荣记市集体二等功。区应急管理局获评全省三防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生产安全事故数、亡人数均下降28%。刑事治安警情下降27.5%。


六、政府履职效能不断提升

村(社区)受理事权清单压缩35%。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1件、政协提案89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100%。

加强规范性文件专项检查,全市率先统筹聘任区级法律顾问,“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经验获全省推广。


采写:南都记者 李焕怡

图:三水区档案馆

通讯员:三宣

编辑:李焕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